对于此次产业集群十周年的活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十分重视,会议全面总结了开展产业集群试点工作十年来的工作,并部署了新时期产业集群工作。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联合会的工作要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思路。
多年来,产业集群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同时这项工作也得到广大集群地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现在回过头来看,产业集群工作已经走过了十年的路程,这十年的发展收获颇丰。下面我想谈谈几点看法:
第一,产业集群的发展生动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纺织生产力的解放,纺织生产力最活跃的表现就是集群。大企业离不开集群,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同样也离不开集群,尤其是民营纺织大企业都是从纺织集群地发展起来的。因此,集群是我们改革开放焕发产业活力最生动的体现。
现在从一些优秀的集群地区看,当地纺织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各方的关注。国外同行到集群地区考察后,也给予了高度赞赏,他们没有想到中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如此之快。比如,国际纺联曾带领各国代表参观绍兴柯桥,他们参观完后很惊讶,没有想到一个镇的纺织业居然发展到如此的规模,所以从这一点上能够透视出纺织集群生机勃勃的发展,可以说产业集群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支撑力。
在产业集群发展中,东部产业集群的经验已经影响到中西部。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东部和中西部的发展模式还是有明显的不同。东部产业集群是从纺织企业自发开始,然后得到了政府重视并进行规划,是一步步走上规范化。而中西部产业集群则先是由政府进行牵头,然后再聚齐一批批纺织企业,像河南、四川、新疆等省份都是省政府牵头来发展纺织产业集群。
纺织产业集群既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又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产业集群这十年来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与2002年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密不可分。2002年,中央经济会议对十六大精神具体化,会议解读了胡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后的十年,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纺织经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产业集群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纺织产业的竞争力也逐步加强,这十年是纺织业是给人民生活贡献最大的十年。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召开的纺织产业集群十周年的总结会,也正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也是第一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因此我们这次会议就是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下,探讨如何按照十八大的精神,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作用。
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是纺织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产业集群是传统产业的活力所在,纺织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也主要看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它代表着行业的主体。当前纺织产业集群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还有很多不协调、不和谐、不符合科学发展的东西,还面临着很多国际和国内的各种挑战,我们肩上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时间也非常的紧迫。在实现转型升级中,要总结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经验和问题,并改变传统发展的思维模式。
第二,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得益于市场化改革。改革是市场化改革,是市场配置资源,没有这一条纺织产业集群无法发展。市场配置资源使生产要素可以在市场的配置下自由的流动,并且往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区域流动。比如,从马路边上发展起来的柯桥镇,以前是零散的、自由的发展,后来当地政府为这些在路边上做纺织生意的商户盖了一栋商业大楼,并为他们经商创造各种条件,柯桥镇纺织产业的发展。正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
第三,改革开放使产业集群在发展中享受了中国的人口红利。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劳动生产力,为劳动力密集型纺织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比如,绍兴纺织业从开办小厂起步,一开始只有几十台机器,市场的作用吸引了众多的劳动力,绍兴纺织业的发展就是享受人口红利的一个例证。尽管现在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减弱,但人口红利始终是产业集群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第四,改革开放加快了城镇化步伐的同时,也带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改革开放最主要的功绩就是解放生产力。生产力解放出来了,城镇化发展才有动力。改革开放之后,被解放出来的劳动生产力,纷纷到城市就业,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产业集群的发展。
生产力的解放主要是体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当时一批批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解决了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进入到九十时代,纺织产业的发展依然很快,1995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纺织品出口的大国。这其中,产业集群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产业集群有效的把劳动生产力组织起来,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中国经济的活力再一次得到释放,这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而改革在融入世界贸易的条件下也得到了深化。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人们衣着人均消费增长了三倍。为什么增长的如此之快?原因在于城镇化。这十年里,人口只增长了6%,但是城市人口增长了47%,农村人口下降了28%。大家知道,城市消费水平是农村消费水平的5倍,这是城镇化对衣着消费的贡献。
中国13亿人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产业集群发展的第一大动力。产业集群从低端市场起步,后来上升到中端市场。现在一线城市的白领也到专业市场消费,而不一定去大百货商店消费,这也说明了产业集群市场效应的提高。
第五,改革开放使产业集群融入全球化。改革开放是最重要的经济改革,尽管外部有很多限制,但是改革开放使得纺织工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装备技术、工艺技术、产品开发技术、营销技术、渠道网络以及外贸出口都得到提升,这些都得益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也使得集群的全球化步伐进一步加快。融入全球化,也是产业集群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使我们打开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学习了很多先进的东西。
第六,政府的行政改革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现在政府把很多职能都交给市场,政府只是做好服务。在政府转变职能的同时,产业集群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自发的集群很难产生公共服务体系,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扶持培育市场。政府为中小企业服务符合人民的利益、符合就业的利益、也符合发展的利益。政府通过部分税收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为纳税人服务,而纳税人又自愿支持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性循环。政府还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园的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提升,这对于搞好产业集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产业集群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不可能最后由几个大企业全部垄断,社会化是本质,专业配套是本质。我们讲的集中度,绝不是大企业占多少比例的集中度。产业集群是产业集中度最好的表现,这是由行业生产特点决定的。产业链完善配套以及地域的覆盖,东部先发展起来产业集群带,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县镇实际上也就融为一体。不是行政划分而是生产要素,生产节点从中部到西部全覆盖。这也成为中西部发展的有利方式。有些东部的企业到其他地区联手进行合作发展,得到当地政府政策的支持。像海宁经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也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01年,联合会对浙江省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服务,使浙江成为纺织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产业集聚互动,市场化改革早的地方。它的市场配置向心力很大,对纺织全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引导性。通过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研讨会,十九个县级市,十九个镇的领导一起商讨集群试点工作。国家领导人还为此进行了集群试点授牌。授牌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授牌让行业明白为什么要搞试点,试点的目的是什么。
当年在浙江调查时,联合会经济上还是一穷二白,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张德江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得调研工作细致深入。调研结束后,联合会给五套省委班子做了细致的汇报,随后,纺织产业在浙江省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在随后的各地调研中,联合会更是做到了有的放矢。在广东,联合会就重点确定了如何抓产业集群服务。产业集群必须从粗放向集约发展,从落后的向先进的发展。联合会在西樵建立产业集群产业创新平台。经过一年的准备,2003年在广东西樵召开现场会,创建了一个平台五大支柱,这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 “一个平台”指的是技术创新平台,“五大支柱”包括产品研发体系、检测和质量认证体系、教育和培训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以及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配送等五大体系。做好这几方面,集群中的企业就会稳定。在省政府等部门的支持下,污水处理系统建立起来,大企业开始入驻。
对于产业集群的发展,联合会主要是因势利导。作为产业集群和政府的中介组织,联合会重点为集群建设做咨询、调查和服务。国家和当地政府对此非常重视,纺织集群从刚开始的19个县、19个镇,发展到目前的191个试点集群。联合会的服务目标就是要做到全覆盖。各个分行业协会承担起细分领域的产业集群服务工作,联合会通过产业集群委员会和办公室与各分协会的组织形式开展集群服务工作。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国际市场萎缩、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等问题,我们要在新的起点实现新的发展,就必须认真思考。十八大在分析有利形势时指出,第一,国内经济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第二,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有利于扩大消,第三,社会生产力资源雄厚;第四是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人力资源丰富;第五,生产要素综合优势明显,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不断完善。
但是不平等、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产能过剩是相对的概念,不能理解为,多了不能再建设了。相对过剩指的是国内市场、国际市场萎缩了,需求减少造成的相对过剩。实际上,市场潜力非常巨大,未来的发展就是要解决需求减少的问题。
新时期产业集群也面临很多问题,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创新能力不足、金融领域存在的潜在风险、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突出等,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要在新的发展阶段着力解决的。产业集群的市场潜力在哪里?企业的领导需要认真研究企业的市场定位,去发掘潜力。
在国际上,我们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改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这个机遇期做了解读,机遇不再是简单的纳入全球分工体系,不再是简单的扩大出口,不再是仅仅加快投资,扩大规模,而是要进行结构调整。这是一种倒逼的机遇期,倒逼什么呢?就是扩大内需。我们产业集群为扩大内需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一是扩大就业,没有就业,老百姓就没钱消费,大家都靠资本和第三产业,实体经济不行,靠泡沫也不行。第二个就是提高创新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新产品,人们新的需求就无法满足。第三是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前,国际经济充满了复杂和变数,低速增长还在延续,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潜在的通胀和市场泡沫压力加大。为此,我们要有思想准备。从危机前快速发展,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并不是我们没有前途了,东部的集群开始不行了,只是不提升不转变就是没有前途。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内发展长期看好,对国际战略机遇期加强认识。紧紧抓住,切实用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的总体要求。
对于集群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我认为,第一,要尊重经济规律,做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质量效益是重点。第二要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集群不是天生就那么好,我们也要从实际出发进行优化。第三,要把握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增强消费的基础作用,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第四,在创新方面要做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当前我们面临国际国内的困难,抓产业集群的试点工作就是抓住了面对挑战的本质,抓住了内在。今后我们要继续抓好这项工作,我们需要政府的支持,但是不能躺在政府的政策上。在新的时期,我们将继续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继续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