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3年1月14日,收储已累计成交561万吨,意味着81%的国内棉花产量进入国储库存,再加上2012年度300多万吨国储,除去上年度50万吨抛储,国储库存已达800多万吨,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一年产量。收储如火如荼的进行,抛储大旗也顺势展开,棉花价格再现分化。
为满足纺织用棉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有关部门决定近期出库销售部分国家储备棉,抛储价格19000元/吨为竞拍底价,价格基本略低于19268元/吨的全国均价,符合持平于现货的抛储预期。抛储首日,储备棉投放数量为38062.27吨,实际成交20186.85吨,成交比例53.04%,折328级成交价为19046元/吨(公重),日成交规模与上年度抛储持平。
此次抛储再次与收储并行,虽然背景与2012年9月份有所不同,但是抛储目的与抛储影响基本相同。中短期内本轮抛储的价格较之数量更能影响期棉价格。
1月14日开始的抛储底价为19000元/吨,意味着中短期内棉花现货价格将维持在19000元/吨以上,考虑相关交割费用200-300元/吨,期棉1305合约价格维持在19500-19700元/吨比较正常。一旦期棉价格跌破19000,抛储作用就形同虚设,因此短期来看,近月合约棉花1305下跌空间有限,维持在19200-19700区间属于正常价值区间。
虽然本次抛储没有公布具体的截止时间,但是规定:为防止“转圈棉”,参与企业于2013年3月31日前的最大竞买数量不得超过其2个月的棉花使用量,且购买的储备棉仅限于自用,不得倒卖。3月31日以后企业购买的数量另行公告。因此,棉花本次抛储应该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如果配额政策适当,本次抛储或维持到新棉上市,抛储数量约300-400万吨,将大大缓解国储库存。长期来看,抛储数量将影响期棉价格,但是在中短期内,特别是收储期间,抛储百万吨不足以撼动棉花弱势基本面,抛储数量不过是需求的第三方转移,政府承担了部分亏损。
抛储并不是价格下跌的充分条件,收储也未必带动价格上涨。9月份的棉花合约基本上处于政策空挡期,而在当前下游需求疲软,棉花库存高企的弱势基本面下,9月份合约存在较大变数,在新年度收储政策出台前价格难以大幅上涨。中短期内,期棉继续维持近强远弱格局。
操作上,多近月卖远月跨期套利可以适当参与,但是空间整体有限。1305合约价格买入套保的机会渺茫,如果价格冲到19800元/吨以上,适当的卖出套保可以考虑。具体投机者,区间操作为主,低买高卖,05关注19200-19700震荡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