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出差重庆的间隙在商场闲逛了一圈,对其中两家店铺印象深刻。一家是KOOMEE的眼镜店,一格一格的陈列,精美的照片,颇与祺格的陈列有几分神似,颠覆了我对以往眼镜店陈列和销售的认识。另一家店是一间布鞋专柜,约在KOOMEE的门口的十米开外的通道上,围了一个凹字型展位,鞋面或是明快的线条,或是简单的涂鸦,柔软的布艺,颇有文艺气息。与众多的“大众美”商品相比,这两家店的商品给人有“小清新”的感觉。
2012年,我们在库存和零售疲软中走过,2013年会有那些新变化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呢?
向野蛮增长时代告
别过去的三十年,中国鞋服业从生产订单驱动到品牌驱动,通过高举高打的营销模式和连锁加盟的快速渠道扩长,由弱到强,产生了不少鞋服知名品牌企业。2012年,运动品牌出现的大量关店事件,反映出零售成本持续增长,依靠跑马圈地的开店撬动业绩增长的策略将不可持续。渠道规模瓶颈的凸显,需要提升零售效率来突破。从坪效角度来看,大多数鞋服品牌的坪效尚低于万元每平米每年,与国际品牌的3~4万元每平米每年有着较大的差距。优化店铺结构,优化商品组合,提高店效仍然是众多鞋服品牌需要持续关注的内容。
M型社会结构
收入结构的两极分化,房价、物价的快速攀升,中国M型的社会结构已然形成。M型社会结构,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贫富差距变大,消费能力呈Z型,消费的商品从极贵到廉价快速过渡,中间层微乎其微。要提醒一下瞄准国内“庞大的中产阶层消费群体”的鞋服企业,要重视国内M型社会的形成和Z型消费结构对未来消费趋势的影响。国内的男装企业需要特别重视一下,与其一味的盯着中产阶层的钱袋子,在一条道上密集地竞争,不如锁定广大中低收入的成熟男性消费群体的着装需求,开辟新领域。
个性化需求
当定制遇上电商会怎么样?2012年,就出现了几家颇有特点的企业。其中有一家女装企业,最早做定制,消费者提供款式,网站根据分析面料、做工成本、佣金,然后报价给消费者。由于顾客提供的商品,标准化生产的难度大,成本无法摊薄,后来这家企业自己开发商品,将所有的款式上网向消费者开放,如同服装企业的订货会向零售商开放的一样,消费者下单,网站根据单子生产配送,再后来,这家企业开设了实体店,用于对接线上商品和线下体验。除了服装,还有鞋类定制、饰品、家具甚至装修的线上定制。阿里巴巴总参谋长曾鸣认为: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的声音越来越强,未来的价值链第一推动力会来自于消费者,而不是厂家。鞋服业的柔性制造和小规模定制,前景可期。
线上线下零售的融合
网络零售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双十一当天,上海某服装企业在顾客刚刚下单后半个小时就将商品配送到消费者的手里,线上和实体店的高度协同功不可没。同样,亦有某鞋服品牌给渠道商提供线上分销和线上零售解决方案,鼓励线下的零售商参与线上零售业务,实现线上销售线下库存共享,配送和服务的全程对接。过去,我们称顾客就是上帝,也竞相拿出“拿手菜”讨好上帝,以搏上帝的厚爱,却鲜有人问上帝喜欢什么,爱吃什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抓住市场细分和线上零售的机会,迎合M型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和个性化消费崛起的变化,2013年,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