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家香港制衣企业将成为到缅甸一个主要经济特区投资设厂的第一批外国企业。它们这么做是为了减轻对中国内地工厂的依赖。
香港制衣同业协进会(Hong Kong Apparel Society)永远荣誉会长钟国斌(Felix Chung)称,12家香港制衣企业签订了一份意向书,打算在缅甸仰光郊外的迪拉瓦(Thilawa)工业区开设工厂。他说,这些制衣企业(未提到企业名称)仍在磋商最终条款,但它们预料先期投资最高可达300万美元。
香港制衣企业打算到缅甸设厂之际,制造业企业在中国内地的业务遭遇三大困难:工资飞快上涨、招聘工人难度加大,以及人民币汇率总体上走强。近年来,许多制衣企业已将部分制造业务从中国内地迁往柬埔寨和越南等东南亚地区,还有孟加拉国等一些国家。
提到香港制造企业,钟国斌表示:“它们急冲冲地搬迁生产线,是因为如今中国内地的成本已经非常高。中国内地的竞争力不行了。”
钟国斌参与了香港制衣企业与缅甸政府和日本政府之间的磋商。日本政府也是这一工业园区开发合作方之一。他说,这些港企意识到自己的行动是“一场赌博”。但他也说,三十年前邓小平向境外企业打开中国大门时,进入中国的外国企业当时都冒着风险,现在这些香港企业决心冒同样的风险。
缅甸缺乏大批量制造业所需的基础设施,导致许多企业迄今仍不敢把生产线搬到该国。但钟国斌表示,日本政府参与迪拉瓦工业区建设令企业相信,基础设施会随之完善起来。
东京方面已承诺提供5亿美元基础设施贷款,将主要用于建设供电网络、供水设施和物流能力。基础设施落后影响了缅甸企业的发展。几十年与世隔绝的独裁统治也导致缅甸发展滞后。
缅甸方面目前正联合三家大型日本贸易商社三菱(Mitsubishi Corp)、住友(Sumitomo Corp)和丸红(Marubeni)共同开发迪拉瓦工业区。尽管有些日本制造企业正考虑在迪拉瓦工业区投资设厂,但迄今没有一家企业签订协议。
钟国斌说,上述12家中等规模的香港制衣企业,每家都打算在缅甸雇佣至多2000名工人,另外还有10至15家企业在考虑到缅甸投资。目前12家企业正就在迪拉瓦工业区内租借土地展开磋商,希望以每英亩30万美元的价格签订为期50年的租约。
钟国斌说,在现阶段,这些制衣企业在中国内地的业务也将继续保留。他补充道,鉴于中国内地供应链的重要性,它们需要采取一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
缅甸正在展开激烈政治变革,迪拉瓦项目成为缅甸经济战略的一个核心支柱。缅甸军政府于3年前下台,该国计划明年举行全国大选。
然而,政府与当地农民之间的争端困扰着迪拉瓦工业区。有些农民拒绝离开自己的土地为该项目让路。他们说,1997年军方以每英亩20美元左右的价格从他们手里买走土地,这是很不公平的,他们要求政府支付补偿金。
尽管缅甸政府希望把迪拉瓦工业区打造成一个汽车等高价值产品制造商的出口中心,但该工业区要建成出口基地面临诸多障碍,比如来自亚洲地区其他出口中心的竞争,以及缺少深水港。
对许多企业而言,迪拉瓦的主要吸引力在于,进驻这个工业区,将可以服务于缅甸整个国内消费市场。缅甸人口超过6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