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让人们的购物过程更加快捷,消费需求在更短的时间里得到了满足。10年前,人们对网购这一词汇还很陌生,现在已经被以火箭速度蓬勃发展的网购所征服。在此期间,网购被大家接受,其实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从最初的不信任,到慢慢有了一些监督机制。对电子商务,过去的2013年是里程碑的一年,不仅是淘宝诞生10周年,也是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5月27日,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主流生活报告显示,淘宝,这个2003年成立的网购平台,已经成为“网上购物”的同义词,深入到普通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主流生活方式。
6月4日,阿里研究院发布了《2013中国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在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等在内的 53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中,零售网商数量占比已经超过65%,网购消费者数量占比超过了55%。这些数据表明,在这些一二线城市中,通过淘宝网购物已经成为了当地市民生活和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
中国网购规模超越美国
根据阿里研究院援引阿里巴巴集团招股书数字,截至2013年12月31日,包括天猫、淘宝和聚划算在内全年商品交易总额(GMV)为15420亿元人民币(2530亿美元),全年共产生50亿个包裹,占中国总包裹量的54%。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有超过2.31亿活跃买家,年交易笔数近110亿笔。把这些数据平摊到全国人口上,每人每年在这个平台上花费1186元,购买6.3笔,收将近4个包裹。eMarketer数据显示,美国网络零售交易额为25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66万亿元。仅阿里平台上的全年商品交易额就与整个美国相当。
阿里研究院援引阿里巴巴集团招股书数字还表明,2013年11月11日,参加阿里平台“双11”促销的卖家在24小时内就产生了362亿元人民币(59亿美元)的交易额。天猫平台“双11”单天的交易额,超过了comScore统计的美国从感恩节到网络星期一5天之内所有网上零售平台加起来的53亿美元交易额总量。
这一组数据,只是一个新10年的开始,电子商务的高速增长还在后面。
艾瑞的统计表明,随着网络消费被进一步带动,到2016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3.79万亿元(62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7.2%。从年龄结构上看,90后的崛起和00后的增长潜力或将决定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未来。2013年,互联网在90后人群中的覆盖率接近32%,预计2014年此项数据将超过40%。随着80后、90后等互联网普及程度更高的用户成为消费中坚力量,网购将更深地进入和影响人们的生活。
从地域来看,三四线城市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开拓空间。此前,淘宝网《全国县域地区网购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县域人均网购54次,超过一二线城市的人均网购39次。相应地,县域人均网购金额也超过一二线城市。
报告认为,淘宝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正是得益于中国尚不发达完善的零售体系。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59.8%的零售增长来自于一二线城市之外的地区。由于传统零售体系下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可选择的商品非常有限,一旦淘宝的模式打破了地域制约,潜藏的购买力即迅速释放出来。
无所不能的网络购物
在阿里研究院援引阿里巴巴集团招股书数字中,有这么一组内容:截至2013年年底,淘宝上的800万活跃商家发布了7.96亿件商品,涵盖100个不同的产品类目、2000个子类目。
报告指出:“只要你能够连接上网,淘宝基本上可以在任何时间,将你想要的任何东西送到任何地方。”其中,有Burberry售卖的高档风衣,也有中国农村老太太手工缝制的布鞋……
上周,全世界搜罗艺术品的中国买家在淘宝上看到了毕加索的《脸》和达利的《时间的轮廓》两件作品,两件作品最终以115万和35万元被买走。与此同时,中国民间手工艺人制作的观音、钟馗、财神、莲花、鲤鱼等意象的传统年画,也占有相当大的市场。在淘宝上搜索“年画”,你会发现不只是著名的杨柳青,还有朱仙镇、绵竹、武强、凤翔、桃花坞等诸多地域性的年画品种供你选择。
丰富的品类,海量的商品,让中国的消费者几乎成为世界上最无所不能的消费者——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在近8亿件商品、800万卖家当中自由选择。几乎每一件商品都有不只一个商家在出售,所以他们还可以挑选商家,这在商家中形成竞争,促使中国网购商家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如今,淘宝上规模最小的店铺——偏远地区只有一个人负责所有进货、咨询、打包、设计、制作、发货、客服等等。
年轻中国男性热衷网购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刚刚发布的一份调查称,85%以上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上网购物的人多了,认为“上网购物已成为消费的主流方式”的也超过了60%。
荷兰AC尼尔森咨询公司中国区董事长高恩指出:“我们此前做的关于电子商务研究显示,全球的网上购物都呈现了上升的趋势,中国的网上购物人数也在快速增长。年轻的中国男性更热衷于网上购物,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从另一个方面预示了中国网上购物的良好发展前景。”
以旨在打造“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深圳为例,深圳经信委数据显示,2013年,深圳网购人数突破500万人,全市网购金额达到889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20.1%。
10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惊人,反对者对电子商务的接受速度也令人咋舌。去年曾有不少拍卖机构和法院,公开质疑浙江高院在淘宝网开展司法拍卖的合理性。但现在,阿里研究院报告数据显示,至2014年1月底,在中国31个省(区、直辖市)中,已经有13个省共有187家法院进入网络司法拍卖平台。网络调查表明,97%的网友赞成在网络平台上拍卖涉诉物品。消费者网购意识的加强,也让越来越多的草根卖家找到了发财致富的新门路。
阿里占中国无线交易超七成
阿里研究院主流生活报告中关于无线端的数据展示了阿里巴巴新的发展方向:在移动端开拓新的领域——阿里研究院援引阿里巴巴集团招股书数字显示,尽管手机淘宝已经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移动APP,阿里巴巴完成的无线交易额占同期中国无线交易总额的76.6%,但阿里不仅想将其在PC上的优势平移到移动端,还希望尝试新的类型。
3月8号,手机淘宝在中国集结了一线城市的知名商场如大悦城、王府井、华联等,举行了“三·八”手机淘宝生活节,涉及800家餐厅、300多家电影院的超过2000000张电影票,230家KTV的5.5万个包厢,共计132万个小时的消费,以及线下商场1500个品牌专柜的参与。
5月31日~6月2日,一场名为“成都淘宝生活节”的活动在成都龙湖北城天街展开。这场由淘宝与龙湖北城天街联袂举办的大型活动,首次打通线上线下购物通道,把时下流行的O2O消费体验第一次运用到成都乃至西南的大型购物中心。
7年前,阿里巴巴刚开始尝试在手机上开展业务。起初只有手机话费充值这样的业务被接受,而今手机淘宝提供的服务已经远超PC——主妇们乐于在睡觉前再用手机逛一会儿,很多人逐渐养成了随时随地用手机查物流、刷购物车的习惯。现在,他们正在接受通过手机淘宝预定附近的餐厅或是影院,或是寻找帮家里打扫卫生的阿姨,解决更多有地点属性的生活服务。
记者后记
这么多年,大环境在变化,电商在变化,消费者也在变化。1995年亚马逊上市,电商的B2C模式被认为是最赚钱的模式。几年后,中国就有了电商企业8848。在1999年的中国,8848的发展面临着几座大山的压力。第一,网民太少,当时大家普遍用的还是拨号上网,网速很慢,网络的使用也不够普遍。第二,支付不便。第三,物流跟不上。第四,大家对电商不信任。其中,最核心的是诚信问题。
2003年5月,淘宝网上线,开启了C2C模式。淘宝网吸引了大量的个人消费者和个体商家。支付宝解决了信任问题和支付问题。物流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但是个人消费者和个体商家对于物流成本相对不那么敏感。
2008年以后,网购的主体模式又重新转向了B2C。这个阶段出现的比较典型的现象是电商自建物流。京东、亚马逊等电商都投重金自建物流,使得商品可以更安全、快捷地到达消费者手里。与此同时,网购的信誉度也在提升。在淘宝网的个人用户时代,那种模式或多或少是默许假货的存在的。而大的电商进入网购领域,给消费者提供了正品的保障。
还有一个问题不可回避,大多数人在网购的过程中,都体验过冲突与和解的过程。在这种冲突后达成和解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变得更加包容,比较容易放下对陌生人的防御心理,建立相互的信任感。网购者和商家逐渐成为真正共存互生的一个整体,商家也应自我约束其经济行为、担当社会责任,依据消费规律引导健康消费,催动和谐之风。
可以说网购的出现给中国商业环境带来了诸多变化:一方面,网购带来了金融创新,让金融和诚信有了很好的结合。同时,培养了一批由个人成长起来的商家,另一方面,随着网购的发展,很多线下商家也开始有了线上的店铺,这种发展,一定程度破坏了线下商家的生态。但是线下的商家也会通过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加快线上线下消费人群、消费习惯的融合,使得线上线下不再割裂发展。而且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许多新的商业模式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会出现。
可以想见,在未来的几年中,移动购物会成为主流,电商平台会更集中,小的电商会逐渐被淘汰。而消费者则会更追求有品质的和有独特性的商品。网购的平台也容易诞生出更多自有品牌和有个性的独特的商品,满足消费者的这种需求。线下商业地产会因此发生赢利模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