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下午,人民币即期汇率触及6.2554,距离当日跌停价6.2556仅一步之遥,跌幅达到1.9%。17日上午,央行[微博]公布人民币中间价报6.1330,贬值57个基点。
即期汇率跌停为何实际汇价变化不大?
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2日逼近跌停并非是因为实际汇率出现了大幅度贬值,而是因为央行中间价人为定价“偏低”所导致。
根据中国央行的规定,人民币即期汇率可以在央行每日公布的中间价上下2%的范围内浮动,而昨日人民币即期汇率收盘价为6.2485,按照央行今日公布的人民币中间价计算,实际上一开盘即期汇率就已经跌了1.88%,距离跌停价就仅有一步之遥了。
而央行设定中间价偏低,一方面是市场博弈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央行实际上不希望人民币过快的贬值。
央行处境较为微妙
市场分析人士对新浪财经表示,当前央行的处境较为微妙,一方面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趋势,强势人民币对于推区域内人民币结算较为有利。另一方面维持汇率也有利于减少资本外流,数据显示1月外汇占款减少1082.6亿已连降两月,因此一些声音不希望汇率贬值。
于此同时要求贬值的声音也很强,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随着美元不断走强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汇率实际上还在升值,各方面要求进一步宽松的压力很大。因此预计未来央行要么放开波动区间到3%,要么就是放弃汇率中间价箱顶目标。
实际上央行是希望维持人民币的区间震荡,但问题是这么做很难,因为市场对于人民币贬值、国内降息的预期非常一致。如果一但走出了贬值的趋势,则很可能刹不住车。
人民币1月实际和名义有效汇率指数续创历史新高
此前据媒体报道,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公布,2015年1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28.43,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23.12,分别较上月升值1.65%和1.31%,二者均为连续第八个月上涨,并续创历史新高。
因欧元遭遇瑞郎脱钩欧元、欧元区推出量宽以及希腊退欧等风险,当月人民币对欧元幅上涨6.42%;但当月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则累计下跌0.75%,美元指数受益于经济复苏前景,1月里最高触及95.481,创2003年9月以来新高。
人民币实际和名义有效汇率于2014年6月开始企稳回升,并分别自2014年10月和9月开始连续创出历史新高。
根据BIS数据,2014年全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涨幅分别较2013年放缓至6.39%和6.41%;2013年全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分别升值7.9%和7.2%,升幅较2012年的2.2%和1.7%明显提升。
BIS的有效汇率指数是基于2008-2010年贸易数据权重,并以2010年为基期。在人民币指数的权重中,欧元、美元和日元分列前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