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的2016年已然逝去,郑棉指数最低9990元/吨,最高16975元/吨,年内最大涨幅70%,在商品市场留下闪耀的一笔。笔者认为,资金超配大宗商品引发的普涨氛围是外在驱动,棉花产业链大幅去库存则是内在驱动,这两大驱动力量合力导演了2016年的棉花大戏。展望2017年,去库存挺进纵深,资金剑拔弩张,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国际资金看多棉花
主力资金通过对基本面的深刻理解,提前排兵布阵占得先机,对于行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在2016年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今,CFTC棉花非商业净多持仓117474张,是CFTC有统计以来最高水平;非商业净多持仓占比44.51%,是2004年以来最高水平。这意味着国际资金强烈看多棉花,并且押注了有史以来最多的头寸,而历次棉花大涨都伴随着非商业净多的增加,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国际资金看多棉花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棉价处于历史低位且低于生产成本,价格在价值之下,既然商品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那么未来棉价大概率是上涨;二是全球棉花产业链正处于去库存阶段,随着去库存从量变走向质变,后市棉价必有一波大涨。如此看来,资金超配棉花是理性选择,做多风险不高,潜在收益可观。
去库存挺进纵深
据1月USDA预估,2016/2017年度全球棉花种植面积仅为4.39亿亩,比上月数据下调12万亩,延续缩减趋势。而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种植面积高达5.41亿亩,此后随着棉价下跌, 种植面积不断缩减,5年时间下降1.02亿亩,降幅18.85%。种植面积下降引发产量下降,从2015/2016年度开始全球棉花进入供不应求时期。从近10年全球棉价与种植面积的对比中发现,要想拉动全球棉花种植面积上行,棉价需在80美分/磅以上。由于全球棉花消费稳中有涨,以52.2公斤/亩的单产估算,在种植面积增加到4.66亿亩以前,全球棉花供需缺口会一直存在。按此估算,全球棉花种植面积需要在4.39亿亩的基础上至少增加2700万亩,才能实现全球棉花供需平衡的目标。因此,即便棉价保持上涨,且年度均价大于80美分/磅,面积增量目标也得到2017/2018年度才能实现。况且,中国内地植棉亏损严重,2016年安徽每亩亏损约500元,山东每亩亏损约100元,面积缩减是大趋势。据山东现货商反映菏泽2017年改种辣椒、花生的农户多,继续种棉花的少。
2016/2017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为1974万吨,库消比为81%;中国期末库存为1053万吨,库消比为133%。对比历史数据可见,经过连续两年的去库存,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棉花库存和库消比均处于近5年最低水平。理论上2017年棉价高点要突破近5年来的区间上沿,美棉对应93美分/磅附近,郑棉对应21000元/吨附近。基于高库存的矛盾主要在中国,去库存对价格的推动力量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阶段,笔者认为2017年郑棉高点至少到19600元/吨,美棉高点至少到93美分/磅。
综上所述,郑棉大格局是上涨,在此形势下皮棉生产成本是年度底价的重要参考,大概在15200元/吨,减去恐慌时的极端波动1000元/吨,14200元/吨可能成为2017年郑棉铁底,郑棉波动区间14200—19600元/吨。眼下郑棉围绕15000元/吨振荡,处于成本下限,也远低于近10年均值17500元/吨,属于被低估水平。空间上已经到位,时间上还需要等待,具体可参照郑棉的季节性规律,4月、6月、9月、10月、12月做多胜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