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消息面较为平静,国内棉价小幅上涨,下游需求缓慢恢复,棉纱价格有所企稳。
一、国内现货价格上涨 郑棉期货冲高回落
本周,期货市场继续处于平静期,ICE与郑棉期货小幅反弹后遇阻回落,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有所上涨。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1695元/吨,较前周上涨125元/吨,涨幅1.1%;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市场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均价11522元/吨,较前周上涨89元/吨,涨幅0.8%。纽约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57.61美分/磅,较前周下跌0.64美分/磅,跌幅1.1%;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均价68.90美分/磅,较前周上涨0.48美分/磅,涨幅0.7%,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2173元/吨(按1%关税计算,含港杂和运费),较前周上涨83元/吨,涨幅0.7%,价差较前周缩小5元/吨。
二、国内棉纱价格企稳 涤纶短纤小幅上涨
本周,国内棉纱价格有所企稳,棉纱库存水平相对稳定,下游企业购纱积极性不高,在国际原油价格连续反弹带动下,涤纶短纤价格出现回暖。常规外纱低于国产纱686元/吨;涤纶短纤价格上涨160元/吨至5790元/吨。
三、后市展望
本周,“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明确提出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而是以抓“六稳”、“六保”为工作重点,表明在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较大,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稳中求进和底线思维。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东南亚国家大量取消合同,而中国继续采购。随着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继续落实,国内港口进口棉库存也不断增加。近期停产停工严重冲击印度、越南等国的棉纺织行业。使我国进口棉纱价格大跌,国内上下游产品库存压力未减。总体看,近一个多月以来,棉价在当前区间持续震荡,市场正在逐步消化疫情的负面影响,短期内再度大跌可能性下降,但国内零星输入性病例的不断闪现,说明防疫工作可能常态化和长期化。鉴于疫情爆发的时间和地域差异,国内外纺织服装产业链恢复节奏错位,棉花消费需求的恢复仍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