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一个贸易逆差国家,2019年贸易逆差1597.0亿美元,而中国贸易顺差为4296亿美元,中国是印度第一大逆差来源国,印度是中国第三大贸易顺差国,因此若伴随着印度疫情的发展影响到当地制造业,恐怕更大程度的是降低了对于中国原材料的需求。
所谓的订单回流,市场理解的就是印度的主要贸易合作伙伴将订单转入到中国下达,但具体纺织行业占印度总出口额的比例又是多少?有一组数据显示,2019年,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构成来看,印度的主要出口商品有矿产品、化工产品和贵金属及制品,其中出口的第11类纺织品及原料总计金额35502百万美元,占印度总出口额的11%。
印度前三大出口贸易伙伴为美国、阿联酋和中国,单纯就印度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前五位国家来看,分别是美国、阿联酋、英国、孟加拉国、德国,其中2019年对美国出口纺织品及原料金额达到8442百万美元,占比23.8%;阿联酋占6.9%;英国6.1%;孟加拉国5.8%;德国4.3%,出口至这5国占印度纺织品原料比重占总出口比重的46.9%。
当前美国、英国、德国类发达国家伴随着疫苗推进的顺利,疫情新增情况明显收敛,在一定程度上亦会保证部分消费力度,这类订单转移到中国可能性存在,而孟加拉一直是中国相对重要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因此消费转移推进或相对简单。
2019年中国出口纺织原料金额2718.9亿美元,若印度纺织品及原料其中一定比例出口额转移到中国(20%),或带动中国纺织及原料出口额增长2%-3%之间。
印度于再生纤维素纤维链条的地位
中国是粘胶短纤第一大生产国,占全球粘胶短纤总产能的73%,印度粘胶短纤总产能占全球的8%,位居第三,目前该国粘胶短纤装置运行相对稳定,暂未有听闻其它国家对于印度粘胶短纤的需求转入中国现象。
中国粘胶短纤主要依托于内销为主,2020年出口依存度10%,主要出口国以土耳其、印尼、巴基斯坦为主,印度占粘胶短纤总出口数量不足2%。
内销的话基本是在国内产生涉粘纱及布再行出口消费,2020年中国总计出口人棉单纱13.75万吨,其中印度是我们第一大出口国,占47.79%。而印度对于我国人棉纱存在较大采购需求也或是在该国内进行后道环节加工亦或者直接纱线“转手”交易,若因为疫情导致当地制造业萎缩,势必影响到印度地区对于我国人棉纱的采购,这实际是一种利空,但若“转手”交易比例较大,或对人棉纱整体出口需求影响有限甚至可能真的存在“回流”。
再往下端人棉布环节,其中出口比例最大的人棉印花布出口印度的数量仅有0.7%,而实际前十出口国:索马里、缅甸、肯尼亚、巴西、苏丹、吉布提、伊拉克、孟加拉、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该类国家或继续保持对于中国的采购。
因此印度对于再生纤维素纤维链条最大的需求在于人棉纱环节,但这类需求的产生多数是基于“投机性”需求的存在,但人棉纱目前价格跟2020年第一波“订单回流”时候的价格相比高着5000-7000元/吨不等,加之原料粘胶短纤价格预期依旧偏空,再生纤维素纤维链条目前整体来看,投机性需求仍显不足,因此“回流”这个话题暂时可以关注一下棉产业链类产品亦或者节后涨势跟9月末相比不足30%以内的纺织原材料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