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层层施压,国内按兵不动。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关于人民币升值的一系列问题:该不该升、该升多少、该如何升等等,就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甚至政治界的焦点话题。“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一席话,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人直接解读为“中国政府对人民币升值松口”。
不要迷恋升值,升值可能是传说
其实,仔细研究周小川的讲话,就会发现,他只是表示中国的汇率机制是根据中国国情和整个改革开放进程需要所确定的一个制度,在危机条件下,“不排除我们会采用特殊的政策,也包括特殊的汇率形成机制”,“但这样的政策迟早也有一个退出的问题。”
但外界对此的解读并没有仅止步于字面意义,周小川的这席话被迅速引申为:中国将很快重启人民币升值机制。同时,市场也迅速做出反应:3月8日,在NDF市场(即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价格最低下探到6.6200(寓示人民币对美元一年后的升值幅度为3.12%)。
不过,其他政府官员的讲话很快就给那些乐观看多人民币的人士泼了一盆冷水。3月8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中国经济刺激计划将以微调的方式退出;对于人民币汇率,则将逐步以渐进可控的方式进行改革。第二天,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肯定了这样的说法,他表示:现在需要给予企业和国际社会一个稳定预期……外汇局将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从易纲的话中不难看出,当前政府的态度仍是“稳”字当头。
盯紧美元的汇率制度面临三重压力
可是,国外政治压力、国内经济情况却无法让中国目前盯紧美元的汇率政策依然继续“无动于衷”下去。
首先,美国方面。虽然雄心勃勃、志在“变革”,但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一年多以来,高失业率、巨额财政赤字和恢复经济三大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民意支持率也节节下降。为挽救美国经济以及自己的政治地位,奥巴马近日强调要推行政府“商业外交”,为出口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寄希望通过加大出口增加就业机会。但中美贸易顺差的继续扩大,让其希望有所落空。据美国商务部3月1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1月份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已从12月的181.4亿美元增加至183亿美元,其中美国对华出口减少17.6%,降至68.9亿美元。在此背景下,奥巴马罕见地在近期的讲话中强硬表示,美国政府需要作出决定,是否在4月15日发布的财政部半年报告中将中国划归“汇率操纵国”。
其次,欧洲等国近期也纷纷加入要求人民币升值这一阵营。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实际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这样一方面缓解了以美国为主要目的地的中国出口企业的压力,同时也保护了中国在美国的金融资产。同时,在金融危机中,美元对欧元长期贬值(2009年3-12月,欧元兑美元升值接近20%)也变相地让人民币跟随美元对欧元、日元和澳元有相当幅度的贬值,无形中提高了中国对这些地区的出口竞争力。这种通过变相贬值来提高出口的方式引发了这些国家的不满和抗议。
而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宏观数据也不断地给人民币升值造成压力。在外围各大经济体仍面临经济衰退、失业率攀升、出口萎缩等一系列经济困境时,而中国经济却率先走出困局,经济复苏强劲。从刚公布的2月经济数据来看,CPI上涨了2.7%,逼近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3%价格调控目标;同时,2月份进出口数据显示,2月出口同比增长45.7%,进口同比增长44.7%,经季节调整后,出口同比增长59.1%,进口增长74.7%。“2月份强劲的贸易数据或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巴克莱资本中国经济研究最新报告称。
无畏压力,走自己的汇率机制改革之路
在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些内外重重压力?温家宝总理的话明确地表明了中国的态度:“中国在人民币问题上不会屈从于任何压力。”确实,中国的汇率改革上应该走属于自己的路,屈从于外界压力的后果,只要看看日本的前车之鉴即可。30年前,当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让美国和欧洲老牌工业强国感到巨大威胁时,诞生了1985年的“广场协议”,而正是此协议让日本失去了对本国汇率的主导权,进而导致长达十年的经济疲软。
那么,中国的汇率之路该如何走?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陈志武教授表示:“抛开美国的因素,只从中国利益考虑,人民币适当升值,对中国长远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都不是一件坏事,短期也能起到降低通胀压力的效果。”而在用实际数据,模拟了四种不同的汇率形成机制,比较各种机制产生的不同的汇率的轨迹(判断其是否呈单边升值趋势)、波幅和对热钱的吸引力等因素并进行了数量分析之后,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人民币汇率事实上盯住美元的形成机制越来越难以持续……我建议采用‘有弹性的一篮子货币’的模式。”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一次性升值10%~15%对我国金融体系过大的伤害,同时,也能避免单边对美元升值可能引发的大规模热钱流入,另外,也避免了完全盯住一篮子货币对出口型企业汇兑损失造成的短期冲击。
但从温家宝总理的“今年中国将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表述来看,也基本确立我国人民币短期内不可能出现一次性大幅升值现象,正如温总理在2006年就公开表示的那样,“行政性的、一次性的使人民币或升或降的情况不会再存在了,也不会再发生出其不意的事情了”。
升值预期下,行业利好几何?
升值已经成为今年的大概率事件。从人民币对美元6个月NDF的走势图(见下图)也可以清楚地看出市场的预期方向。那么,哪些行业可能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受益呢?
三条逻辑投资人民币升值概念
根据中信证券的总结,投资者可以依据以下三个逻辑来投资人民币升值概念股。
第一是热钱逻辑,即升值预期可能导致热钱大量流入,并布局于人民币资产,该逻辑下直接受益的行业有房地产和银行。第二个是负债逻辑,中信证券认为,对于承担较多人民币负债的企业,将从人民币升值中降低负债偿还压力,从而改善资产负债表状况,如航空业。第三个是成本逻辑,即对于部分依靠进口原材料的行业,可以通过人民币升值来降低进口成本。受益行业有造纸业、钢铁业、石油石化行业等。
地产:能否借势绝地反攻?
受政策影响,地产股已经萎靡不振长达半年。虽然很多投资者明知地产股估值低,却仍然不敢贸然介入。近日,SOHO中国的总裁张欣就在自己的微博上表示,“我们的股价被低估,净资产折让44%,中国的房价可没有跌这么多啊!不仅没跌还在涨。另外,还有5.6%的股息,银行的利息可没有这么高”。
但国泰君安对此并不十分乐观,他认为本次如出现升值却恰逢国内房地产面临政策调控之时,这将抑制了热钱流入楼市的冲动。
航空股:期待交易性机会
在上航并入东航以后,国内上市的航空公司主要有中国国航、南方航空、ST东航、海南航空和外运发展五家。从资产负债情况看,外运发展负债率很低,其对人民币升值几乎不敏感。而海南航空则因前期涨幅较大,短期交易性机会不大。
对于其余三家航空公司,根据中金计算,如果人民币升值5%,将有望给三大航空公司今明两年业绩都增加0.1~0.2元。从估值角度来看,虽然目前三家航空公司的估值都较高,但投资者仍可以适当考虑有具有世博概念和人民币升值概念的ST东航。
造纸业:进出相抵,利好难言
对造纸板块来说,国泰君安证券认为,造纸业在进口纸浆的同时也出口成品纸,因此,受益进口成本减少的同时,也受损于人民币升值引起的出口下降,因此对该行业并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