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疯了。
在冯梦晓看来,棉花价格疯涨,超出所有人的预期。
冯梦晓,中储棉信息总监。
和冯梦晓持相同观点的还有董双伟。董双伟,首创期货研发中心经理,多年专注于棉花期货研究。
9月中旬以来,棉花价格暴涨,涨幅超过20%。刷新了自1999年国家放开棉价格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期国外棉价(Cotlook指数)也大幅上扬,从94.1美分/磅涨至108.5美分/磅,涨幅也有15%。
棉价价格暴涨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近年来棉农收益低,导致棉花种植面积大幅下降,从根源上引发供需紧张。
棉花大牛市 一年半一倍
“2009年以来,国内外棉价涨势迅猛。”冯梦晓称,在已有记录数据中从未有过如此涨势。
9月27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21255元/吨,而2009年1月5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则仅为10994元/吨,上涨10261元/吨,涨幅达93.33%。冯梦晓称,2005-2008年我国棉价的年度涨跌幅度一般在5%以内。
中国棉花价格指数,2002年6月17日,由全国棉花交易市场首次发布,是反映国内棉花价格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以全国各地纺织企业的棉花实际到厂价和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每日实际成交的棉花现货价格为计算基础。
同时,将各省纺纱量占全国纺纱量比例和各报价纺织企业的纺纱能力作为权重,经几次加权校准后,最终生成“中国棉花价格指数”。
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反映的是全国综合平均价格水平。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最初每周发布一次,现改为每日发布一次。
“那些专门收购棉花的棉企,现在很迷茫。”冯梦晓称,最近很忙,受邀到各地讲解棉花行情。同样很忙的还有董双伟,按他的话说“电话快被打爆了。”
董双伟说,此轮上涨行情始于美国纽约期货交易所(简称ICE)。7月中旬,美棉期货开始发力,不断冲高,带动郑州商品交易所(简称郑商所)棉花期货价格走高。
郑商所成立于1990年10月12日,是我国首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目前全国四家期货交易所之一,隶属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垂直管理。
2004年,棉花期货登陆郑商所,使之成为继ICE之后世界上第二家经营棉花期货的交易所。
期货价格上扬,带动电子撮合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升高。
“赚疯了。”董双伟说,棉花期货商遇到了难得的好光景,比股市还疯狂。
在冯梦晓看来,“赚疯了”的还有棉纱企业,但下游的织布和服装加工企业则面临成本上升带来的巨大压力,产业发展面临危机。
冯梦晓对2009年度棉花大牛市是这样解读的。棉花年度是从9月1日开始到次年的8月31日结束。刚刚结束的棉花年度是2009棉花年度(以下简称2009年度),首先,2009年度棉花产量下降了15%左右,而且质量也大幅下降,三级以上的棉花产量较常年下降了30%。 其次,2008年度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些纺织企业把库存量压缩了。那就要在正常贸易库存之外加一个库存,它叫再库存效应。再库存效应就体现在2009年度,由于灾害导致棉花产量下降和棉花质量下降,又遇到再库存效应,就使得2009年度的棉花涨势非常得猛,从13000一直涨到接近20000元。然而,刚刚开始的2010年度的棉花涨势更凶悍。
储备棉卖光 新棉未上市
“价格突破一吨2万的时候,市场找不着方向了。”董双伟称,当时很多资金已经获利回吐,现货市场价格基本趋稳,但抛储价格逆市上扬进一步刺激了棉价。
8月10日以来,中储棉开始实施60万吨抛储计划。抛储即向市场抛售国家储备棉花,以平衡市场需求。棉花抛售采用竞价机制,抛储棉花价格逆市上涨,短短一个月涨幅超过千元。
“抛储棉花价格领涨。”董双伟称,25日储备棉价每吨较中秋节前又上涨1747元,环比涨幅创下今年之最,这在以往很少发生。
“2008至2009年度,中储棉的收储价格为13000-14000元/吨。中储棉是最大赢家。”董双伟称。
截至9月26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累计投放56.1195万吨,实际成交55.1596万吨,成交率为99.3%。
26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增加40万吨国储棉投放的紧急通知》称,为了保证纺织企业生产用棉需求,在前期60万吨国储棉投放任务量基础上,继续通过竞拍方式投放40万吨国储棉。
2008年度,中储棉收储272万吨,2009年度抛储133万吨,结余139万吨。2010年度100万吨抛储后,国家储备不足40万吨。
“真的是很恐怖。”董双伟称。
由于受气候影响,今年棉花收获比往年推迟15天左右。国内棉花大规模上市最快也得到10月中旬以后。美棉刚收获,最快到港日期也得在11月底,而印度棉出口登记日期一再推迟,可能推迟到10月15日。
“储备棉也抛完了,新棉花又没上市,最后可能加剧市场恐慌性购买。”董双伟称。
28日,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总社和农业发展银行七部门联合召开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预计,2010年度棉花产量将略有减少。对于如何调控棉价,并未拿出具体方案。
“国家对棉花市场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弱。”董双伟称。
美国农业部10日公布数据称,美国期末库存棉花58.8万吨,全球期末库存也仅有1036万吨,成为15年来最低。
这个消息再次加深了市场的恐惧。
纺织业:恐慌性购棉?饥饿性购棉?
“价位在18000元-19000元/吨的时候,纺织企业不看价格,有货就抢。”董双伟称,很多客户接受了他的建议,在此轮大涨前都大量进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纺织工业增加值2008年触底后迅速回升,2009年同比增幅10%以上。
2009年以来,我国的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且增速不断提高,2010年7月达到了24.4%。
据海关总署数据,2009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逐步回暖。2010年7月,纺织品服装出口突破2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
今年4月22日,华芳纺织第一大股东华芳集团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15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8%。
公司公告称,华芳集团减持,是为储备合适价位的棉花。
华芳纺织是华芳集团控股的唯一上市公司,其主营业务是棉纱、装饰布和针织染整的生产与销售。
冯梦晓称,近10年来,我国棉花产需缺口基本保持在200万吨以上。我国是最大的棉产国、最大棉花消费国和最大的棉花进口国。
2009年度,国内棉花库存仅为238万吨,仅相当于2005年度49.4%,为20年来最低水平。
“以前中国棉花市场是存在很多隐形的库存,企业库存很大、中间商库存也很大、纺织企业库存也很大。”董双伟称。
金融危机期间,现金为王,纺织产业链上的企业大量降低棉花工业库存。进入2009年度,随着纺织工业回暖,棉纺织企业开始补充库存。2009年7月开始,国内棉花工业库存由低谷开始持续回升,2010年7月维持在38.5天的高水平。
饥饿的纺织业需求,使得供需矛盾进一步拉大。
棉花价格暴涨,成本传导在产业链中顺畅却不均衡。2009年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国际、国内棉价联动,而且是棉花、棉纱、棉布整个联动。但是纱价的涨幅高于棉价的涨幅。
“纺纱企业赚疯了。”冯梦晓称,在棉花涨价风潮中,棉纱涨价速度和幅度高于棉花涨价。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1-5月,整体纺织行业及棉纺织业利润率分别为4.7%和4.92%,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处于产业链最下游的服装加工企业,则承受了高成本带来的压力,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风险加大,导致订单减少。
“这是隐忧。”冯梦晓说,棉花消费市场的萎缩,将导致棉花价格调整。
“缩水”的棉田
“种植面积下降,产量下降是根本原因。”冯梦晓称。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棉花价格暴涨的背后,是供需矛盾的加剧,供需矛盾的根源则是全球棉花种植面积的大幅度下降。
自2004年以来,全球棉花种植面积连续下滑,2009年度仅有4.5亿亩,同比下降615万亩,较2004年的历史高点,下降8100万亩,降幅达15%。
什么原因导致了全球棉花种植面积的下滑?
截至2009年4月30日,国际棉价较2006年9月1日仅上涨了1%,而同期国际市场大豆则上涨了91%,玉米上涨了64%,小麦上涨了28%。
种植效益低下导致棉花种植面积下降,而替代性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美国的棉花产量从2005年520.1万吨,下降至2009年的265.4万吨,下降幅度达48.97%。
美国是纯棉花出口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国。
“从根子上说,是所谓绿色能源。”冯梦晓称,2006年以来,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美国开始利用玉米等作物大规模提取生物乙醇,发展绿色能源,而且国家给予高额补贴。美国玉米的一半都是在生产生物乙醇,大豆在搞生物柴油项目、清洁能源项目。
中国国内也面临相同的情况。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08年,我国小麦、稻米、玉米三种粮食的平均收购价格较2007年上涨了6.27%,而棉花的收购价格则大幅下跌了7.9%。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显示,2009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下降至7769万亩,同比下降12.5%,为2003年以来最低水平。
“很多年不种棉花了。”董双伟称,他老家河南是重要的棉花产区,村里人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了老人和孩子。
“农民种一亩棉花的净收益仅100多元。”冯梦晓称。
中国的棉花种植从播种,到田间管理,到采摘全靠人工。而种植玉米、小麦等替代作物,均可机械收割,人工需求量小,其他时间可以打工。随着劳务工资的上涨,80后、90后农民,愿意在家种植棉花的越来越少。
董双伟称,南阳、商丘、周口、安阳是河南的四个产棉区,今年去河南实地调研,除了在南阳大规模看到棉花外,其他地方很少看到。官方公布的河南种植面积还有600万亩,现在实际的可能连400万亩都没有了。
董双伟预测,河南今年的实际产量可能20万吨左右,而官方公布的是40万吨。
作为产棉大省的新疆,2009年棉花种植面积2015.6万亩,较上年下降19.4%。
新疆农业厅的消息,自2008年起,新疆决定在5年内将棉花种植面积降到2000万亩以内,再用5年时间降到1600万亩,同时利用棉花种植新技术提高单产,使新疆棉花年总产量维持在200万至250万吨。
“苍蝇叮了有缝的蛋。”董双伟称,此次棉花价格暴涨绝非偶然。
董双伟所说的“缝”,其实是棉花生产面临的根本困境,即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逐年下降,与需求量放大,形成愈演愈烈的供需矛盾。再加上天气因素的不确定性,炒作资金有了炒作棉花牟取暴利的题材。我国是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棉花消费国和最大的棉花进口国。如果国内农业产业政策不向棉花进行倾斜,加大补贴鼓励棉农种棉,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难以挽回衰退之势。从而加大对外棉的依赖,这将从根本上影响中国的棉花产业安全及其整个相关产业链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