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当地时间3日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这一近来全球金融市场最关心的事件,如今已经尘埃落定,未来中国股市会受到怎么样的影响呢?
短期来看,本次QE2的规模大致符合市场预期,A股市场的第一反应可能首先是对之前市场预期过度担忧的修正。
自10月份开始的这轮反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受QE2的预期推动,进而出现了强劲上涨。但随着资源类和资产类股的大幅上升,市场的预期开始有些转向,担心大幅反弹已经过度透支了预期,一旦美联储公布的QE2规模小于预期,市场可能反向下跌。同时,中国意外加息,使得市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程度加剧。
市场原本对QE2的预期规模大致在2000-20000亿美元不等,差距悬殊。预期的混乱造成了市场的混乱,从外盘大宗商品市场到国内资源类股,都出现了波幅较大的振荡,而且有色金属价格还和美元指数关系脱钩。如今6000亿美元的规模大致符合市场主流预期,担忧已经没有必要,市场对预期的修正带给A股市场的影响将是积极的。
从中期来看,QE2的实施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可能是偏正面的。
首先,热钱流入预期增加。虽然关于热钱的研究统计十分困难,难以确认是否会有更多热钱真实地流入中国,但这样的预期将继续存在。美国本地经济复苏乏力,主要体现在失业率居高不下,导致内需不振。然而,注入流动性并不一定能改善美国的失业率。这是因为,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目前全球经济的疲弱主要是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已经达到了瓶颈,如果没有新的科学技术来大幅提高生产力,就必须依赖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对于中国而言,经济结构的转型有很大的空间,但对美国并非如此。因此美国本土经济复苏前景依然不乐观,注入市场的资金也难以从通过银行渠道转入实体经济,也就难以增加就业岗位。既然没有具备吸引力的实体经济,资金将流向金融投资领域。现在新兴市场经济表现好于美国,资金从理论上就可能流向新兴市场,包括中国。
而且,QE2实施以后,美国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将进一步降低,中国和美国之间又存在明显利差,两相比较,中国的金融市场更具吸引力。
其次,通胀预期增强。QE2的结果之一就是美元失去吸引力,美元指数将继续维持弱势,这就会造成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具备价格继续上涨的条件。无论从商品价格传导,还是从热钱流入来看,中国的通胀压力有增无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推动中国股市中的资源类股上涨,资产类股无疑也是受益品种。如此一来,A股市场的整体走势也将水涨船高。
当然,针对通胀压力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中国货币当局不会置之不理,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仍是央行可以运用的工具。不过,需要意识到的是,中国经济增速今年以来逐季下降,四季度是否会触底还未知。或许中国央行能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来回笼资金,但这种对冲效用能有多大难以评估。目前中国M2同比增速已经大幅回落至18.96%,接近调控目标和17%的历史平均水平,如果M2进一步快速或大幅下降,可能会损及中国经济。同理,利率调整虽然还有空间,但也是要建立在经济能够承受的基础上。在中国经济增速未能确立升势之前,对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内的货币工具的使用,都可能是滞后的。
最后,全球金融市场上涨将烘托中国股市。QE2的影响是广泛的,包括大宗商品市场、全球股市都会受资金推动上涨。如果中国股市涨幅过快、估值过高,经过振荡回落之后,其他市场的上涨将给中国股市提供一个相对的估值支撑;如果中国股市徘徊不前,则中国股市相对其他市场的比价效应将更加凸现。
和2006-2007年不同,当时通胀压力出现的宏观背景,是全球经济明显加速上涨。因此那两年经济和通胀是同步增长的,只不过通胀增速跑得快了点,货币增加快了点,以至于出现泡沫。现在全球经济虽然有所复苏,但欧美经济复苏势头明显弱于历史平均水平,在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调控下,中国未来几年继续保持高增长的可能性减小。如此一来,未来短期内经济和通胀增长的差距大于2006-2007年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这就使得这轮流动性推动的股市上涨如果持续下去,其积聚的风险可能大于2007年,原因是缺乏基本面支撑。
在受益于QE2的行业和板块方面,确定性较强的将是资源类股和资产类股。货币的泛滥会导致这些品种上涨已经是市场共识,但其中孕育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如果按照以上的逻辑,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受货币因素的影响明显大于需求因素,则很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或继续上涨,但生产和销售大宗商品的企业的收入无法明显增加。资源类股的下游行业企业如果无法转嫁成本,反过来会抑制大宗商品的需求。这样就有可能形成一种局面,即资源类股从资产价值角度去评估,其估值会对股价有支撑,但如果从收益的角度去评估,可能估值就会显得较高。这种情况届时如果真的出现,市场如何选择估值方法,如何重新定位资源类股的价值中枢,以及因此产生的分歧,都可能会使资源类股产生振荡。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