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前一阶段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探索更多的属于自发、独立的企业行为;那么,今天的产业转移更多的是在政府宏观战略布局下,由政府引导规划,企业积极参与的整体行为。
对于产业转移,企业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或出于成本压力考虑,或因政策利好“诱惑”,或基于市场拓展因素。
沿海地区生产要素紧缺是导致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原因,劳动力、土地、水、电供应不足等严重影响到了服装产业的生产进程,加上去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东南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企业成本压力愈发严重。
除了成本压力因素,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动也加速了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步伐。产业承接地区提出的各种优惠政策对企业而言,无疑是个很大的诱惑。
对此,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兴群感受颇深。近几年,很多泉州的企业开始将营销总部、运营中心、设计研发中心迁往厦门。据不完全统计,移到厦门的泉州企业已有十多家。
“企业搬迁的原因有很多,而厦门市提供的优惠政策是不可忽视的一点。”吴兴群介绍说,“厦门的税收是8%,而一般地方是17%。这样一算,营销总部搬迁至厦门一年省下的费用将近1个亿;公司在厦门建造了一个31层的办公大楼,投资4.8亿元,通过6年的税收返还,这笔投入基本全部回来了。经营企业,这样的一笔账不得不算。”
“企业转移到河南,先不考虑其他因素,单就河南近一亿的人口数,吸引力就够大了。”在河南服装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继祥看来,产业转移承接地巨大的消费潜力,也是服装企业转移的一大动因。
但产业转移的成功与否,还有很多环节。
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兴群为企业转移考察过很多中西部地区,在他看来,产业配套不完善是当前各转移承接地最大的瓶颈。
对于服装企业而言,上游、下游的配合很重要,中游的倒不是最大问题。在多数中西部地区,上游辅料采购,下游后整理、染烫等都不配套,或者是技术落后,达不到要求。如果这些程序还需返回到原地完成,企业成本至少要增加20%~30%,这样的转移毫无意义。
物流速度也很关键。服装产业最大的特色是两个字:“变”和“快”。对于深圳歌力思服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国新而言,服装如果失去这两个要素也就失去了商业价值。在“快时尚”成为主导潮流的今天,服装商品有一个寿命周期,这就需要尽量缩短从组织生产、产品面市、市场反馈整个过程的时间。
以歌力思为例,从出厂到淘汰出局,歌力思产品生命周期只有3个月。新产品要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市场,还要根据市场反应随时补货换单。歌力思整个物流体系是空运,每天从总部发往100多个城市。“中西部地区如要吸引高端品牌,物流问题必须解决,我们耽误几天时间,对营业额的损失是非常大的。”夏国新强调。
珠三角和香港的企业转移到内地的愿望都很强烈,但也有忧虑,他们最担心的是内地的非市场因素。成本只是一方面,如果当地政府各部门的办事效率比较低,3天能办成的事拖1星期或者1个月。这是企业最害怕的。
而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兴群则对产业转移有着另一种担心,一些地方通过优惠政策将企业吸引过来,但随着该地方领导班子的换届,政策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最终使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这是企业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把握好产业转移的机遇,无论对于转出地还是承接地,都将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
实际上,产业转移更恰当的称谓应是产业区域协作,本质上是一种产业链分工的细化。沿海地区的优势是资讯、技术、资本,适合品牌运作、研发、商业开发环节,中西部地区的优势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资源要素,适合生产加工环节。二者的合作事实上也就是资源的合理配置。
“转移并不意味着放弃。”大部分企业把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基地转移到了中西部,而在东部转做高端产品。同样,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孕育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