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中国海关1月10日公布了2010年12月份贸易数据,出口1541.5亿美元,同比增长17.9%;进口1410.7亿美元,同比增长25.6%;当月贸易顺差为130.8亿美元。2010全年出口1577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同比增长38.7%;全年贸易顺差1831亿美元,同比下降6.4%。
评论:
受高基数效应影响,12月进出口同比增速均放缓:12月出口同比增速大幅放缓至17.9%(11月34.9%),低于市场预期的23.3%和我们预期的25.1%;进口增长25.6%(11月37.7%),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的24.9%和我们预期的27.8%。12月进出口同比增速均显著放缓,主要由于去年同期进出口的高基数效应(去年12月出口同比增长17.7%,自经济危机以后首次由负转正,同时进口同比增速亦大幅攀升至55.9%)。
12月出口季调后环比转负,进口增幅收窄:12月出口经季调后环比下降1.7%,主要由于11月出口季调后环比增长9.7%,大幅高于历年同期表现(01-09年11月季调后环比平均增长仅0.8%),可能反映今年欧美圣诞订单旺季提前至11月,部分透支12月份出口。12月进口经季调后环比尽管仍是正增长(4.4%),但较11月环比增速(12%)有明显回落,亦受高基数的影响。考虑到月度环比增速的波动性较大,我们进一步匡算了季度环比,以更清晰显示长期趋势。
从季度环比看,第4季度进出口均为环比正增长,但与过往平均增速比,进口增长势头强于出口:第4季度出口环比增长3.2%,进口环比增长4.4%,显示进出口均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与过往平均相比,第4季度出口环比增速低于2001-2009年同期环比增速均值(6.3%,剔除金融危机爆发的08年),而第4季度进口环比则高于2001-2009年同期环比增速均值(0.5%,同样剔除08年),一方面显示进口增长势头强于出口,内需的复苏表现好于外需,另一方面亦体现了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前瞻地看,我们维持出口增速将稳步回落的判断:出口4季度环比低于历史均值,可能体现了结构性因素(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经济体进口需求减弱)和短期因素(包括冬季寒冷天气可能使物流难度加大)的影响;然而4 季度环比仍为正增长,显示出口同比增速将呈现稳步、而不是急剧回落的势头。
12月份 PMI出口订单指数(反映外需)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53.5%支持这一判断。由于外需趋稳、人民币不断升值、及原材料成本涨价影响,我们预计2011年全年出口名义增速回落至16%,进口名义增速回落至18%(进出口实际增速预计亦将放缓,但仍为两位数),贸易顺差达到1845亿美元左右。
分地区来看2010年: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显著,其中甘肃、西藏、云南和江西等省进出口总额增速较高,远高于全国总体水平。
分产品来看:1)2010年出口增速,机电产品和机械设备均高于30%;服装、纺织、箱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分别达到20.9%、28.4%、40.8%及29.4%。2)进口,2010年铁矿砂进口量减少1.4%,大豆进口量增长28.8%,机电产品和汽车进口增长明显(分别为34.4%和93.4%)。值得注意的是,12月份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涨跌互现,但进口金额全数上扬,反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12月份以来的持续涨势。我们认为,如果人民币升值速度适当加快,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对CPI 的影响比较温和。
全年贸易顺差维持高位,人民币升值压力犹存。12月份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使得单月贸易顺差缩窄至130.8亿美元,低于市场和我们预期的200亿美元。但全年累计顺差仍高达1831.8亿美元,继续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
我们预计未来12个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将上升5%,同时升值速度可能随通胀压力上升而加快,这是由于大宗商品和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动国内CPI通胀的主要因素,而人民币升值有助于纾缓大宗商品进口带来的输入型通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将取决于美元和其它主要货币的交叉汇率。如果美元对欧元和日元走强,预计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将小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