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36条"出台一年,然推进缓慢且落实不力
* 民营企业遭遇"三荒两高一低",生存艰难
* 突破口:打破垄断,建立草根金融
民间投资"新36条"出台已一年有余,但推进缓慢且落实被打折扣,让民间资本依然无"门"可入.加之"三荒两高一低"的残酷现实,民营企业风雨飘摇的日子似乎比金融危机时代更加艰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周四在北京召开民间投资36条一周年回顾研讨会,与会的业内人士和专家普遍指出,发展民间投资和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而打破垄断拆除"玻璃?",并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更是重中之重。
"(民间资本投资)总体是推进的,但特别不均衡,"发改委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称,"特别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金融、铁路、能源和市政公共事业等重点领域的改革进展,与国务院文件的要求相比,相对缓慢。"
他并强调,新36条的重点任务就是要消除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存在的障碍,落实关键还是在中央部门,尤其是要打破垄断。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亦不无忧虑地指出,经济增长的动力很大程度上应该在于中小企业.中国强调要富民,而富民的难点却是在中国大量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仍在风雨中飘摇。
"现在中小企业的困难比金融危机的时候还要严重,如果让我来形容的话,金融危机的时候给中小企业快刀斩乱麻,现在是慢刀割肉,痛苦不堪,死又不死,活又很痛苦,这个状况不能持续下去,"他说。
国务院去年5月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称,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行业和领域。
但时隔一年,在无力打破国企垄断获取平等竞争机会的同时,"用工荒"、政策收紧带来的"钱荒"、以及阶段性"电荒"常态化,加上成本增加、税负沉重以及利润低下甚至亏损,也即"三荒两高一低",都让民营资本更加步履蹒跚。
"打破垄断是建立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淮海战役’,不打破垄断,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句空话,是不完全的,"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说。
**艰难生存**
翘首以盼的"新36条"出炉,民间原本一片欢呼.但现实很残酷,因为落实太难.且不论石油、电信、金融等大型国企绝对占优势的垄断产业,就连房地产和煤炭等领域,也因利润丰厚吸引越来越多国企巨头进入,而对民间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似乎显示出中小企业投资正生机勃勃。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1-4月份民间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达到57.7%,增长速度32.4%。同时期,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公司比重是35.1%,增长速度是16.6%。
"公开的数据经常与微观的感觉不符."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坦称,尤其在银根收紧兼受诸多叠加因素影响,从微观中反映出的中小企业生存艰难似乎超乎想象。
辜胜阻也指出,"三荒两高一低"导致对中小企业来讲,"利润比刀片还薄",有大量的微小企业现在是亏本。现在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微小企业的经营困境应该说是前所未有的困难。
"近几年调查了600家企业,开了上百次关于中小企业座谈会,深刻的体会那就是现在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可能比08年还要困难,"他说。
根据全国工商联在京发布的"2010中国民营企业500家分析报告",称民企500强去年净利总和不敌两家央企.去年中国移动净利1,151.66亿元,中国石油净利1,033.87亿元,两者相加已经超过这500家民企的净利总和(2,179.52亿元)。
来自企业界的哈尔滨翔鹰集团董事长刘迎霞也提到,即使在正常的时期企业贷款都很难,在紧缩的时期同,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就更加突出。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广大中小企业目前感受的货币政策可不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而是相当紧缩的货币政策,"她表示。
中国央行已经从去年开始连续11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连续四次提高。不仅如此,银监会还实施了严格的贷款规模、贷款比例监管控制,企业纷纷反映获得银行的贷款难度很大,很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链都在禁受着考验。
**破垄断,推进金融改革**
面对中小企业生存面临诸多困境,但另一方面民间资本又无路可走,参会的专家和官员们都提到,打破垄断和尽快推进金融领域改革,让草根金融服务于草根经济,才能激活民间投资的热情,而推进政策落实是关键。
辜胜阻称,"(民间资本没有出路)也直接导致目前的民间资本热血化,实体经济空心化,并形成经济的泡沫化,大量的游资炒房、炒股、炒煤、炒棉花、炒艺术品、炒酒。中国迫切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引导民营资本向实体经济的投入。"
"我问过很多的民间企业家最想投什麽?他们说最想投的就是银行,就是不让你投.很多中小企业我问他们最希望要什麽东西?他们说最希望要的就是资金,但就是不给。想办银行不让办,想贷款不给贷,管道不通。"黄孟复称。
他指出,"新36条"对打破垄断行业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甚至有一些突破,比如对村镇银行的设立,因为村镇银行寥寥无几没人搞,大银行搞村镇银行没有积极性,但是民间想搞村镇银行的人又不是大股东,所以规定民间资本可以发起村镇银行是一个大的突破。
但该项政策的执行显然也不让人满意。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郑新立就指出,"现在一些部门文件还按照老36条规定来实施细则,民间资本要办金融机构可以,必须有法人、商业银行要作为一种发起单位,而且控股要20%以上.就是因为这样的规定,国务院的文件就落实不了了。"
他认为,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是下一步整个改革的突破口,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有没有活力,关系到内生性的增长机制能不能形成,关系到今後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能不能持续较快增长。
"政策推进难在何处?就在于既得利益者对落实政策的阻碍,以及有选择地执行...政策能不能落实,垄断能不能打破主要取决于央企."陈永杰一针见血地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