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21日,首届“中国服装大会”将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推动品牌提升、推动产业升级、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和带动服装相关产业链进步为目的,广邀业内外人士交流探讨,希望通过对发展趋势的研讨、成功经验的总结和经营智慧的碰撞,为品牌提升提供可行之方略,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鉴之思路,以及为行业进步提供可信之方向。
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
打造思想集合平台
众所周知,中国服装协会是中国服装业的全国性行业组织,行业研究、信息服务、行业活动等其主要工作。比如,创办于1993年的现今每年3月下旬举办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就是在中国服装协会的推动下日臻成熟并发展起来的。而中国服装协会下设的男装、女装、童装等8个专业委员会,每年都要召开自身的年会。那么,如何整合资源,让企业享受资源最大化便利的同时让自身工作更加有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多年前,中国服装协会就对此进行了积极地思考。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和周密筹划,中国服装协会决定从2011年起,在每年3月份CHIC这个以市场开拓为主的平台之外,创办一个稳定而高效的思想集合平台。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服装业凭借在市场与制造两端的发力获得了高速发展,中国成为了世界服装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未来10年,从服装大国迈向服装强国,是时代赋予中国服装业的使命。面对全新的发展时期与环境,中国服装业需要加快产业升级和品牌提升步伐,树立全新的产业发展观和品牌观,不断完善和健全创新体系,实现产业与品牌的价值创造。因此,2011年“中国服装大会”应运而生。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表示,中国服装大会是中国服装协会的工作创新。据此,协会将行业多种工作会议集成,并举办8个平行会议,就是希望通过创新会议模式,整合行业会议资源,创立一个长期、固定的、全新的高端会议品牌。会议的宗旨就在于,通过中国服装大会持续举办,系统解构全行业产业链集成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最终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主导,以科技、文化和人才为支撑,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的产业链集成创新体系的形成。
在陈大鹏看来,当今的中国正处于变革和转折中,作为全国性的行业组织,中国服装协会有责任也有义务给国内服装企业提供宏观背景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同时要避免就产业谈产业、就品牌谈品牌的思维束缚。因此,中国服装大会主张“跨界融合”,积极将经济学、社会学和文化方面的养分输入本届大会,希望给服装业和企业家带来一定的启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是中国服装协会成立20年的一年。更确切地说,中国服装协会走过的20年同时也是中国服装行业走过的20年。因此,会议期间,中国服装协会成立20周年晚会将同期举办。对此,陈大鹏表示,晚会的深层含义在于“纪念”,即行业要回顾在过去20年里付出的努力和进行的探索,要对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群体表示致敬,同时更要展望行业的美好未来。
撬动集成创新体系建设
目前,中国服装业的制造能力已经得到全世界认同,但我们还不是品牌强国,尤其是以品牌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创新体系尚未构建健全,这也是中国服装业“强国梦想”的必由之路和关键环节。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曾多次指出,“未来,决定企业命运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规模,而是企业是否站到新技术体系的基础上,确实获得了技术创新价值和自主品牌价值。”
在他看来,创新是中国服装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是改造、提升服装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国际新定位,满足国内人民对美好生活更高期望,适应消费升级的必然选择。“只有抓住创新这个核心,中国服装业才能改变在全球跨国供应链中的低端位置,获得更高的附加值。”
而要提升行业“软实力”,提升品牌附加值,就需要一种集创意、研发、设计、制造、管理、营销、物流、服务以及相关产业的集成创新体系做支撑。
“构建产业链集成创新体系”已成为当下中国服装品牌关注的焦点。本次“中国服装大会”的8个平行会议的主题都是中国服装协会在广泛征集企业意见后慎重选择的。它们都是中国服装产业链集成创新过程中所必须关注和拥有的各种要素,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支撑和推动了中国服装品牌的成长,在未来也必将继续成为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随着未来之路的铺展,中国服装行业迫切需要首先解构、分析其构成要素,在智慧碰撞中理清思路,在头脑风暴中交流经验,集合众人之力,最终实现创新体系的健全,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的转变。在此前提下,“中国服装大会”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产业调整升级的历史时刻,建立产业链集成创新体系则愈发显得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客观看待中国服装业未来发展
陈大鹏指出,自去年以来,中国服装行业面对的国内外环境以及产业自身发展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打造强国目标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整个服装行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服装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核心词汇就是转型升级。“‘转型’解决的是发展方式的问题,即我们要从原来以规模数量为主的方式转到以价值为导向的方式上来,以及从快速发展转向科学发展。‘升级’解决的是制造业整体发展的问题,关乎发展质量的问题。”
陈大鹏同时表示,要从三个方面去客观认识中国服装业的下一步发展。
首先,行业如何巩固其制造优势。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服装行业建立了一个完备的产业链,其制造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目共睹,成为支撑民生发展的重要产业。国内东部的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五省占据全中国服装产量的80%左右。“未来,在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不仅要发挥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也要重构中国服装业的生产布局,同时巩固已有的制造优势。”
其次,行业如何提升其比较优势。陈大鹏指出,国内沿海地区,尤其是诸如东部五省的服装产业重要区域,如何面对新时代,在全球视野下提升比较优势、提升创造力和创新力,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另外,行业的比较优势还尚未完全发挥,未来提升的空间和潜力巨大。
最后,行业如何全面推进其品牌战略。陈大鹏认为,就品牌而言,应该包括制造品牌、终端品牌和区域品牌。中国需要有走向国际市场的终端品牌,但不能所有的企业都去做终端品牌,也要有相当的企业走向专业化的制造,成为制造品牌,成为终端品牌市场发展的支撑;同时,也要有以产业集群为支撑的区域品牌。只有这三个层面的内容都丰富了,才能构建中国服装业整体的品牌价值。
在陈大鹏看来,科技创新对于中国服装行业极为重要,但是其最后的体现恰恰就是品牌,品牌发展是整个行业的核心命题。值得庆幸的是,行业企业现在对品牌的认识从模糊到逐渐清晰,从局部到逐渐全面,而“打造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已经成为业界共识。这样的背景,使得推进品牌建设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
本届“中国服装大会”也是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适时以8个平行会议和高端论坛的形式,通过对不同主题的探讨,对行业下一步进行产业升级、品牌建设,从不同的角度,在整体创新体系建设的概念下,为企业提供参考和启发。而这也是中国服装协会作为国内服装行业的领路者,最为朴素和最为本真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