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郑棉大幅下跌,跌幅在10%以上,现货价也跟随下跌,但幅度相对要小。从下游需求来看,内需尚可,外需疲弱。而下游纱线价格一直保持稳定,难以上涨。下游需求难以启动是棉价难以回暖的最主要原因。
2011/2012棉花年度是全球产大于销的年度,产量2700万吨,消费量2300万吨,库存1300万吨。根据USDA的预测数据,这种供大于求的态势将持续到2012/2013棉花年度。尽管从种植面积看,全球的棉花产量下降,消费量回升,但期末库存仍在增加。因此,近两年棉花价格走势整体偏弱。
前期郑棉暴跌主要是由100万吨进口配额下发引起的。中国偏高的棉花收储价格,导致了国内外棉花的价格差、棉纱的价格比较往年都有所拉大。上个棉花年度进口量为258万吨,预计本棉花年度进口量将达到420万吨,中国的期末库存可能达到500万吨。美棉出口周报显示,中国纺织厂和贸易商已经签约美棉135万吨,未来几个月里,接近50万吨美棉将陆续到港,港口保税区库存的压力相当大。中国今年进口澳棉总量相当于过去五年澳棉产量的总和。我们认为在目前的内外棉价差状态下,进口棉资源是未来两个月纺织企业的主要原料。但随着现货市场上进口棉资源的减少和黑市进口配额价格的走高,纺织消费主体将逐步转为国内棉花。这将带动棉花现货价格指数构筑底部。
6月份以后,市场的关注焦点将聚集到新棉花年度的产量预期上来。数据显示,棉花种植的人工成本最高,因此本棉花年度全国种植面积减幅约为10%。2012年按照平均单产和面积的减幅,预计中国产量655万吨。尽管政府公布了新年度的收储价格20400元/吨,缓和了市场对于植棉面积急剧下降的忧虑,但长期看,难以扭转种植意向下降的趋势。棉花期货不排除在七八月份围绕天气展开炒作。
全球的棉花消费量将决定郑棉的长期走势。就未来一年看,棉花消费量预计将保持稳定,纱线产量有望小幅增长。从2010年和2011年出口数据来看,棉制品出口比例存在下降趋势,这无疑影响了国内纺织企业的棉花消费总量。2011年棉花消费量为890万吨,比前一年减少了9%左右。2012年中国纱线前5个月出口增速不到3%(2.8%左右),而2011年增幅为20%左右。近期随着宏观经济的波动,来自欧洲和美国的棉制品定单在减少,很多纺织企业出现亏损。因此,今年棉花消费肯定有所减少,如果说2012年全球经济在三季度见底,未来年度的棉花价格也会相对平稳。根据我们对百余家纺织企业的调研,大型纺织企业开工率显著好于中小型纺织企业,但用棉量整体在下滑。大中小型纺织企业的棉花库存情况差异较大,个别大企业有几个月的棉花库存,不少纺织企业是低棉花库存高棉布库存,而企业去库存的冲动必然会影响到未来棉花的采购进度,棉花随用随买的情况仍将持续。在棉花市场没有形成趋势性上涨前,消费者将推迟补库。
近日郑棉走势疲软,利空因素体现在国储棉出库预期上,受此影响国内棉花期货和现货价格均承压下挫。在利空因素逐渐消化之后,今年9月份以后,棉花市场又将开始进入新一年的收储定价周期,国内新棉价格将以收储价为中心波动,市场价格和政策价格有机会逐渐接轨。但是棉花价格运行空间和往年相比将会大幅萎缩。这两年是一个明显的政策市,郑棉价格波动本质上是围绕不同的政策预期展开博弈。国际市场上,不管是中国政策还是印度政策,对棉花价格的影响均异常突出,而政府调控是以维护稳定为宗旨。我们认为郑棉可能已开始构筑底部,未来几个月将出现止跌反弹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