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份以来,人民币升值势头发生逆转,特别是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美元兑人民币的即期汇率多次击破6.38的心理关口,而上周四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6.3495,更是创下近九个月以来的新低。截至昨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维持在6.3478的位置,年内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在0.75%左右。
应该说,近期人民币的贬值并不出人意料,自3月份以来,香港人民币NDF汇率持续贬值,与人民币即期汇率差持续扩大,显示出着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而目前3年期NDF报价预示的贬值幅度达到5%以上。造成人民币贬值的原因有很多,美元相对强势以及中国经济放缓,可能是较为主要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人民币汇率钉住一篮子货币,而美元在其中的权重相对较大,因此近期美元的走强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人民币的走势。同时,在美元相对强势的大背景下,资本项目下资金外流现象明显。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我国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为75.8亿美元,同比下降8.7%;1至7月,我国吸收外资累计666.7亿美元,同比下降3.6%,这已经是连续8个月外资流入中国出现负增长。而从外汇占款看,7月外汇占款减少38.2亿元,而截至7月,今年外汇占款累计仅增长2988亿人民币,远低于去年月均2000亿以上规模。
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今年以来,随着欧债危机的外溢效应不断扩大,避险情绪升温所导致的资金外流现象在各个新兴市场都有发生,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国的货币今年二季度以来对美元的跌幅已经高达两位数,韩元、印尼盾、新加坡元和泰铢等亚洲新兴市场货币也纷纷连续走低。
另一方面,中国正面临着自身经济增长放缓和内部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生产成本上升、资本长期回报率下降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潜在经济增长率下行也增加了投资中国的不确定性,这在客观上减弱了人民币的升值动力。同时,自去年四季度起进入降息周期后,中美利差的缩小进一步降低了中国货币和资产的吸引力,也抑制了人民币兑美元的走势。
不过,虽然对于中国而言,人民币的贬值短期可能会导致外资流入的减少,但从长期看,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一方面,自2005年启动汇改以来,人民币经历两波大幅度升值,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达到35%,可以说人民币已经接近均衡汇率。在此背景下,当前外资流出和人民币小幅贬值,正符合“跨境资金的双向流动、人民币汇率上下波动”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人民币小幅度贬值,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再平衡,不仅能够对冲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成本压力,缓解出口行业当前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也能够更好地适应近几年物价过快上涨、贸易顺差逐步收窄的局面。
总体而言,当前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已被打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格局正初步形成,而人民币的小幅贬值,正好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未来在确保人民币定价权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完善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机制,使其更加透明化、市场化,令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