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新年度棉花陆续上市。“未来国内棉价走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政策,二是需求。”中国第一纺织网首席分析师汪前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定于9月10日开始实施,临时收储价为标准级皮棉到库价格20400元/吨,较上一年度每吨提高600元。当市场价格连续5个工作日低于临时收储价时,启动收储预案。
事实上,自9月3日起,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棉”)就开始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投放部分储备棉,此次出库销售的储备棉为2011年度国产棉花,竞卖底价为18500元/吨(标准级)。
从9月3日至9月7日,“2012年储备棉投放竞买纺织企业名单和竞买数量”的名单已经发放到第10批,累计成交储备棉已超过14万吨。
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关稳定棉花市场的调控手段,但汪前进认为棉价走势依然不容乐观。“一方面棉花抛储将与收储同时进行,加上棉价国内外价差高达每吨4000多元,这将导致棉价上涨动力不足;另一方面,目前国内棉花库存高企,终端消费低迷,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棉价上涨。”汪前进说。
下游需求的萎靡已经是不可否认的共识。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使得纺织行业对棉花的需求难以有效增加。目前棉花市场价为18500元/吨,托底收储能否让棉市回归20400元/吨的收储价尚存在不确定因素。
汪前进还指出,收储棉的矛盾点在于:加工企业觉得收储价高,但棉农却对收储价并不满意。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棉农刘绪森今年种了20多亩棉花,目前还没到采摘的时候,但听说今年的收储价公布了,收购商报价在4元/斤左右,刘绪森心中一阵失落:这根本挣不到什么钱,等于一年的辛苦白干了。“如果今年棉花收购价上不去5元/斤的话,明年当地的棉花估计就要绝迹了!”这并不是在耸人听闻,刘绪森告诉记者,当地除了极少部分盐碱地没办法只能种棉花,农民去年都已经把棉花拔了,改种玉米了。刘绪森放弃种棉的念头也越来越深……
与此对应的是,棉企也在困境中苦苦挣扎。正在湖北调研的马文峰透露,当地棉企生存困难,产能严重过剩。“订单量少之又少,企业生产线只敢开三分之一。对于资金实力不强的小型企业而言,早就停产了。”这是当地棉企的真实写照。
对于收储对市场的作用,大多数企业是不乐观的,认为由于棉花进口配额的限制,内外棉价差问题仍将存在。
马文峰对此并不认同。“预计今年全球棉花减产10%以上,就像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一样,未来国际棉价也会随之反弹,国内棉价在明年3月收储结束后有上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