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尔•拉米(Pascal Lamy)数月后将卸任世贸组织(WTO)总干事。他本周三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前保护主义的威胁正在加剧。如今这种风险“可能比危机爆发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严重”。各国政府都不应忽视他的这一重要警告。
拉米是针对一系列惨淡数据发出上述警告的——数据显示,2012年世界贸易额仅增长2%,为1981年开始记录以来第二差的年份。今年世界贸易增速可能会有所加快,但预计也仅为3.3%,低于过去20年的平均水平(5.3%)。
全球经济、尤其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是世界贸易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欧洲进口占到全球进口的32%。由于经济陷入困境,这一地区的消费者和企业就会减少购买外国商品与服务。新兴市场虽然进口增长强劲,但出口受到欧盟(EU)和日本需求疲软的制约。
长期经济增长乏力的危险后果之一是保护主义回潮。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没有采取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时期以邻为壑的破坏性政策。但发展中经济体面临出口机会减少的问题,加上发达国家的政策“弹药”已经耗尽,要求提高关税、限制出口和实施不公正的监管调整等呼声越来越难以拒绝。去年6月,监测组织“全球贸易预警”(Global Trade Alert)发表报告称,保护主义政策正在抬头。
以为保护主义可以留住工作机会是一种幻想。帮助某个行业规避效率更高的外国对手的竞争,会损害国内其他行业的利益,使它们无法买到更廉价的产品。萧条时期出台的贸易限制措施很少是临时性的。上世纪30年代的历史表明,一旦开始实施,这类政策在政治上便很难取消。
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不是刹车。问题在于,全球各国政府目前在促进贸易方面所做甚微。2008年前次多哈回合部长级会议之后,多边谈判已偃旗息鼓。世贸组织计划于今年12月在印尼的巴厘召开一次会议,但拉米警告称,相关的谈判落后于计划。
如果达不成多边协定,双边协定也可勉强为之,因为这可能会损失与第三方进行互利贸易的机会。但目前看来,双边协定可能是最有希望的框架安排。欧盟和美国已启动了相关谈判,主要目标是消除卫生和安全规则等方面的非关税壁垒。欧盟与日本也有可能达成一项贸易协定,但欧洲汽车制造商和日本农民对此强烈反对。
在发达经济体找不到让经济快速复苏的途径情况下,贸易是不可多得的“低垂之果”。各国政府应当摘取这一珍贵果实,而不要退回到保护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