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重磅消息袭向棉花圈,广州海关查获2.4万吨,价值4亿元走私棉花;江苏破获1.53万吨棉花走私案,案值达2.83亿元。近几年每年会爆出走私棉花大案,就在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安于潜规则时,市场应有的秩序被这种走私行为破坏。可是仔细想想,若不是进口棉一票难求,何来的走私巨案呢?棉花走私案不是简单的表象,这背后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才值得人们去思考,通过现象看看市场本质。棉花市场是谁的盛宴?又是谁的名利场?
先来让我们设想一下(纯属假设),如果IPNONE6 手机在香港上市,我们也来一个“配额制”,符合资格的人每人限带一部手机进关,违反规定者以走私罪处罚。那会产生什么现象呢?那样的话,“手机进口配额”作为稀缺资源被炒到高价,深圳华强(000062,股吧)北的水货市场IPHONE6手机价格就会价格高企(手机价格+配额价格),手机走私活动就会非常活跃。此情况纯粹属于假设。如果没有手机的“配额制度”,大家根据供需关系决定手机的价格,自愿买卖,市场也就太平了。可以说正是“配额制度”为手机走私活动提供了利润空间。
国内外棉花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流通体系,定价机制也不相同。内外棉花市场不接轨给棉企和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却给商人们创造了绝好的生意机会。最近媒体报道了几起棉花走私的大案,有发生在广东口岸的棉花走私案,也有发生在南京口岸的棉花走私案,还有以前山东的好几单大的棉花走私案件,具体案件的详情大家可以上网搜索一下“棉花走私”几个字,可以搜索出来N万条相关信息的报道,我就不在此赘述。我想说的是:媒体揭发出来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有更多故事还在冰山下尚未浮出水面。由于境外的棉花价廉物美,导致走私棉花的生意利润可观,商家因此铤而走险。走私棉花的办法可谓五花八门、各显神通(笔者初步统计了一下,估计有十几种),前几年就有一部分走私棉花与地产棉混合,混入了储备棉花的大军中,这个已经是业内公开的做法,等于“国际转圈棉”,七转八转的转来转去,有一部分国家的钱就转到私人口袋里去了。
棉花走私现象之所以越演越烈,利益和需要使然,在有些地区,只有使用走私棉花企业才能有活路,这几乎成了纺织业内的潜规则。南方一带有些纺织工厂老板采购棉花棉纱的时候很多都是不需要带增值税发票的,直接现金交易通过私人账号操作,许多能买到走私棉花的企业由于生产成本低,品质又好,因此反而能接到更多的订单;而那些安分守己、老实本分、使用高价劣质国产原料的企业纷纷陷入经营困境。都说劣币驱逐良币,但又是谁把“良币”逼上“劣币”的死路上呢?全球棉花产量大丰收,但是中国的纺织企业却因为没有“粮票”而嗷嗷待脯,看着保税区优质棉花资源就是没有“粮票”而饿着肚子干着急,企业要生存就只能使用走私棉或者干脆直接参与棉花走私。如果“粮票”依然很抢手或者“粮票分配制度”暗箱操作就会导致更大的不公平。只要存在进口棉花配额制度,只要内外棉差价依然高企,那么棉花走私现象就不会绝迹。希望我们的棉花相关政策也与时俱进,逐步取消各种进口棉花的管制。否则,各种更加奇葩的问题会接踵而来。
你买个IPHONE6 PLUS都要从境外带回来啦,何况棉花呢。走私活动,靠海关人员疲于奔命的到处打击,靠不断地四处堵漏洞,永远是捉襟见肘、防不胜防的,市场庞大的需求放在那里,海关怎么管理呢?管理曾人为的制造出这么巨大的水位差,利润空间也就令人无限遐想。政府收回干预市场的手,取消配额制度,不搞歧视性补贴,让市场说话,让市场阵痛两年又如何?这样做很难吗?非不能也,实不为也。我们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
走私棉花现象的存在,还衍生出来一系列新的问题,例如贸易数据失真和市场经济的基石被破坏。走私棉花的数量没有进入海关统计数据里面的,那么问题来了,官方统计数据中,缺少了很大一块“非官方的数据”,所谓的“平衡表”还起什么作用呢?为数不小的走私棉花的存在直接导致公开数据的失真,难怪商品分析师们瞎忙活半天,发现官方数据和实际调研的数据总是对不上号。在所谓的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质量尤为重要,数据不过关还不如没有这些“数据”,官方数据是鞋子尺码,市场实际状况是自己的脚丫,是相信鞋子尺码还是相信自己的脚丫?读者们自有判断。多年来我养成了一种工作习惯,直接到棉农田头看收成、到轧花厂和纺织企业看生产、到仓库看市场库存,建立自己的数理统计方法体系,总体来说,大级别的行情没有看错过。
滥用公帑,未经上下游企业的公开论证就动用巨量的国家财政真金白银,粗暴干涉市场规律,使得本来自由买卖的棉花商品变成了“公众资源”,那么,每一个纳税人都有权利来监督和思考谁将最终从“公众资源”中得到好处。目前来看,国家要消化巨量库存,但是切忌病急乱投医,做出严重违反WTO的相关规定的事情。例如,有官员放出奇葩的言论:说是要考虑对进口棉纱设限,说此大话的官员可能自己也觉得此言论滑稽,于是过不多久就默不作声了。既想得到加入WTO的好处,又不想履行相关开放市场的义务,其它国家该怎么样侧目而视呢?
近日和上海自贸区的一位朋友座谈得知,棉花进口配额制度可能面临重大调整,如果取消行政干预,棉花市场完全市场化,符合十八届四中全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的方向。与其四处出击打击走私棉花活动,不如干脆取消“粮票”,让市场回到市场经济的本质上去。目前棉花市场上各路人马都想抓住最后的机遇,打着保护棉农的名义,上演一出出的舞台剧。
在笔者看来,其实正是政府干预市场过多而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基石,给走私棉花的贸易商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国内外棉花的价差大部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先有棉花资源的垄断,然后才有走私棉花现象。要把棉花走私现象杜绝只需将这些“人为因素”逐一去掉,依照市场规律办事,借用一位老棉商在2014年张家港棉花论坛上的话说就是:让市场无形之手自动纠偏,而非借“管理和改革之名大捞好处”(此处略去五千字,你懂的……)。
最近,笔者参加了几个业内的重大活动,例如上海国际纺织展和广州第116届广交会,2014年张家港棉花论坛,杭州2014年坯布论坛。展馆里人气低迷、生意清淡,论坛场内听报告的稀稀拉拉,场外闲谈的甚是热闹。今年,不少棉企和纺企纷纷转行,圈里只留下为数不多的“大龄剩男和剩女”,大家普遍反映生意难做,但弃之可惜。参加各种会议和论坛也全无新意,简直成了网友线下交流会议,各种昵称的朋友推杯换盏,场面好不热闹。生意呢?没有!
2014年,国家取消收储政策给棉花市场带来一线希望,但愿今后不远的将来,棉花政策改革的步子再大点,逐步取消棉花进口配额以及各种管制措施,那样才能真正给整个棉花-纺织产业链带来利好,设想下,长期在保护下的“劣质化肥”,能种出好庄稼吗?
“放任不管”是对市场最大的爱护,拆除贸易壁垒是WTO的中心思想。十八大文件明确指出了未来的方向。上海自贸区,各地的保税区,都是打破“行政干预”的新招数,新一届政府推行市场经济的决心之大,动作之快,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希望真有那么一天,“粮票”取消,走私棉花无利可图,下游企业不用偷偷摸摸的使用走私棉花了,那时,纺织行业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