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绝对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行业,在时尚潮流瞬息万变的当下,善于学习已经成为立足行业的一个必备的生存能力。但善于学习的行业,却也进入了一个学习怪圈。
不可否认,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确能让我们看得更远,让本土制造业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赢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问题是,如果都逮着一个巨人往死里踩,这样的“高”起点真的高吗?
这种现象,在我们行业中显然已非常普遍。
从行业开始谈转型,到把转型话题变成老生常谈,制造业的流行概念虽此起彼伏,但行业里成功的案例却并不多见。
原因在哪儿?
在笔者看来,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不少企业一边谈着差异化创新,一边却顶着一个打着相同概念的创新型“大众脸”。
这样的例子在行业真的不胜枚举。男装为企业谈创新不外乎年轻化和定制;女装的创新离不开小单多量、快速反应、款式多样的快时尚;童装的创新基本就是亲子、亲子和亲子;休闲装的创新口号就是要时尚、要年轻……
我们在创新上的想象力实在太过匮乏,行业也让创新变成了从一个同质化向另一个同质化的平移过程,这样的创新有什么意义?
不断创新是保证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过度迷恋创新包装,为创新而创新,则很容易将行业带入创新的“死胡同”。
近年来,经济的疲软、国内外市场的走低、制造成本的推升及外部竞争的加剧,让智能制造、工业4.0还有“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概念,不仅成为当下最热炒的概念,也是行业创新转型的方向。
面对这一创新方向,笔者看到更多的则是在“智能制造”包裹之下的炒冷饭。一些设备企业不过将很久以前便已研发出的自动化设备,包裹上智能制造的概念,作为新品重新销售。
但“同样的产品、全新的包装”,真的能将行业带向工业4.0的光明未来?
同样,很多服装企业蜂拥而上,致力构建智能制造体系的做法亦是没有必要。企业只有结合自身实际同这些概念、方向和趋势进行有想象力和个性化的嫁接,才能让创新落到实处非流于概念。为自己贴上一个看似时尚的标签,最多只是让企业搞了一次概念投机,并不能让你真的紧扣潮流。
与此同时,从对智能制造的概念解析上,很多时候企业的解析内容也陷入了一个同质化的框架之中。很多企业在宣传智能制造之时,更多地都是在谈生产流水线的智能化,认为对流水线某个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就可以称之为智能制造,这样的概念解析也让智能制造变得异常狭隘。
在参加某次智能制造论坛上,笔者有幸听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对智能制造的解读。他认为,智能制造并非简单的流水线单个环节的智能化,而是要实现制造业各个点之间的联合,同时在物联网与外网之间进行连接,在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之间进行连接,构建“互联网+物联网+制造”全新的产业形态。
当然,对于这一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蓝图,即便在国际上也没有可供我们参考的现成模板。这一智能制造的未来图景,也是大力推行工业4.0的德国、力推工业互联网的美国以及推行新机器人战略的日本所努力实现的工业发展的新方向。
对此,本土制造业如果还在创新口号下顶起相似的“大众脸”,便很难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