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双十一”前后,期货都会上演一出下跌的好剧。今年也不例外,下跌的剧情在11月14日晚准时上演,只不过这次市场反应程度远没有去年那样剧烈。
进入2017/18年度,全球供过于求格局形成,内外市场表现持续趋弱。虽然上周发布的美国农业部11月份供需报告偏好,但是受两部委公布2017/2018年度储备棉轮换安排消息影响,郑棉期货主力合约再度考验万五关口支撑力度。
新棉方面,进入11月中旬,新疆棉花采摘进入尾声,加工进度步入中期,每天基本保持6万吨左右的加工量,截至11月17日,新疆累计皮棉加工量已达275.91万吨,累计检验量225.33万吨,公检速度较去年同期有所加快。按目前进度,至12月中下旬,加工量将突破400万吨,完成预期450万吨产量的绝大部分。但在加工持续推进的背后,却是皮棉销售的停滞不前,价格的持续阴跌,部分轧花厂悲观情绪显现,出货意愿上升。据悉,当前北疆机采棉销售价最低15600元/吨毛重价,已较前期下跌近500元/吨。
目前仅少量库存偏低的纺企在拿货,多数企业库存可用至12月底-1月底之间,这部分企业的采购何时启动,采购量是否会具有规模,将会对未来期货现货价格走势有一定的影响。
外盘方面,由于缺乏炒作题材,本周ICE期棉主力3月合约围绕69美分/磅区间震荡。印度国内棉价同样表现疲弱,S-6轧花厂提货价徘徊在73.65美分/磅一线,创出近一年以来的新低。印度棉花协会(CAI)近日发布了2017/18年度棉花产量的首次预测,称本年度印度皮棉产量在637.5万吨,较上年度增加64.2万吨,略低于USDA的653万吨的预期。
整体看,现货市场“外弱内强”的格局依旧存在。特别是国内棉花现货价格的相对坚挺,令内外棉价差依旧保持在每吨3000元左右的近三年多高位。每当市场价差出现不合理或扭曲状况时,市场的力量必然会促使价差合理回归。回想2014-2015年曾经的惨烈回归过程,让人不胜唏嘘。我们相信,价差回归可能迟到,但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