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储备棉轮入在间断了半个多月后终于实现成交,此次成交与棉价大幅回调关系密切。回望半个多月前,棉价震荡上行,市场一片看涨,贸易商和加工企业交储意愿低,导致轮入成交工作暂时中断。
据贸易商了解,在中美双方签署第一阶段协议前,市场看涨情绪浓厚,国内外期现价格共振上行。受此影响,储备棉轮入最高限价水涨船高,短短一周时间涨幅高达238元/吨。在棉价上涨期间,纺企采购得到的普遍答复不是报价大幅提高就是该品质皮棉已经售完,持棉观望成为当时贸易商操作的常态。
在中美签订第一阶段协议后,由于协议内容低于市场预期,棉价大幅回调,短短两三日内,CF2005合约已经从高位14450元/吨下跌至13890元/吨的低位。根据当前盘面走势情况,如果14000元/吨强支撑被突破,此轮棉价回调幅度还会继续加大。
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市场棉价继续下跌,储备棉轮入会持续成交,反之,则是零成交,其中贸易商考量的主要还是利润问题。在市场上涨行情中,无论现货报价还是点价都会水涨船高,尽管储备棉轮入价格也上涨,但交储性价比不如直接销售现货和套保利润高。当然在行情下跌过程中,市场现货销售遇阻、套保无法成交时,交储成为企业降低风险、回笼资金的为数不多的有效手段。
据某交储企业反映,除了价格因素外,棉花质量、指标升贴水、运输等因素也是影响企业交储积极性的因素。因此,当价格上涨时,企业交储意愿低,当价格下跌时,即便会遇到质量等有关问题,企业也会为了降低风险,使资金落袋为安而尝试交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