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人民币汇率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那时起直到2009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致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恶化之前,人民币坚持了小幅、渐进的升值步伐,升值幅度呈逐渐扩大态势。
2006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幅为3.3%,而2007年和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均达到了6.9%。进入2009年以后,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人民币的升值步伐明显放慢,到2009年9月以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6.82上下波动,2009年的升幅仅0.1%。
此外,人民币汇率弹性在2005年汇改之后也逐渐增强。
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日均波幅为40个基点,单日最大贬值203个基点,波幅为0.25%。
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日均波幅62个基点,单日最大升值310个基点,波幅为0.41%。
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单日最大升值255个基点,波幅为0.37%。
但2009年人民币汇率波幅明显收窄。当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最大单日波幅为50个基点,幅度为0.07%。此外,2009年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波幅也有所收窄,交易价相对中间价日均最大波幅为0.04%,而2008年这一数据为0.15%。
根据央行的规定,自2007年5月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之前的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非美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波动幅度则继续维持在百分之三上下。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