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方面并没有在拿新设立的人民币海外市场碰运气,而是对流向海外的人民币数量进行控制。来看看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最新数据,或许从中可以了解中国之所以这么做的缘由。
国际清算银行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由多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组成。此次它公布的有关全球汇市活动的“三年期央行调查”(Triennial Central Bank Survey)对今年4月外汇市场的场外交易情况进行了一个摸底,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现货、远期、掉期和不可交割远期(NDF)的各项交易以及期权。
本月公布的这份调查显示,今年4月人民币兑美元全球日平均成交量(包括上述所有衍生工具)为392亿美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392亿美元的人民币全球日均成交量中,发生在中国内地的只有97亿美元。也就是说,在正式推出人民币海外市场之前(即银行业者不能随意交易真实的人民币、而只能用不可交割远期等金融衍生工具替代真实的人民币进行交易之前),人民币的海外成交量就已经是中国内地成交量的三倍之多。
这份调查还提供了一些可供比较的数据。人民币的日均成交量超过巴西雷亚尔286亿美元的成交量,也超过南非兰特的326亿美元成交量,但略低于印度卢比的417亿美元。但调查说,人民币交易更多还是发生在海外市场。今年4月,巴西雷亚尔的海外成交量是国内成交量的2.5倍。而对于印度卢比而言,海外与国内市场的比例是1:1。
国际清算银行的这份调查基本上指的是外汇批发市场,这个市场主要由金融机构、大公司和政府组成,不包括进出口商或游客通过银行兑换的外币。直到今年7月北京方面和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才批准开放海外人民币同业拆借市场。此前要进行人民币海外交易,几乎都需借助不可交割远期和不可交割交叉货币掉期等衍生工具。
不可交割远期合约指的是结算时不以合约中提到的货币进行交割,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这种货币还不能自由交易。相反,这种合约通常是按照当天的汇率以美元进行结算。香港、新加坡和伦敦是进行人民币不可交割远期交易最多的地方。
一般来说,人民币不可交割远期的大多数交易是对人民币汇率政策进行投机性下注,不过也有些公司确实是用它作为一种防范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对冲工具。
于是,即使人民币海外市场的主要交易是通过让人有些拿不准的NDF市场或其它衍生工具来完成,但需求规模依旧十分庞大。因此北京方面可能会担心,若让香港人民币海外市场有足够多的可供交易的实际人民币,它或许有一天会超过上海的人民币市场,
关于人民币对交易者有多大的吸引力,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结果提供了一种难得的深入见解。人民币海外市场扑朔迷离,而有关其交易活动的综合数据也无法轻易得到。另外,中国从不公开披露人民币在场外交易市场(OTC)的成交量,不过我们知道相比其它国家的汇市,中国外汇市场的活跃程度要小得多。中国央行一直对于交易者哄抬人民币币值或对人民币升值前景进行投机的行为保持高度警惕,已对银行如何进行人民币交易严格设限。
另外,对于被用来对冲外汇风险的远期等金融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人民币的场外交易,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在中国国内比较有限,因为几乎很少有中国企业认为有必要为对冲人民币兑美元缓慢升值的风险而购买这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