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棉纺织行业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棉纺织行业对于棉花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棉纺织行业也曾多次提出提升我国棉花品质的诉求,而今天,在棉花行业的会议中提出,棉花产业的发展将从重产量向重质量转变,这对纺纱行业来说是非常可喜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在5月12日举行的2016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
2016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本届高峰论坛分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中国与全球棉花、纺织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探索中国棉业发展新思路,棉业供给侧改革与创新4个部分,来自世界主要产棉国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棉花纺织业者近700人,共同探讨新格局下,棉花产业如何顺势而为。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骆琳全面分析了棉花产业出现的新变化及应对思路,明确提出,我国棉花产业提质增效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新格局。他说,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其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粮食和包括棉花在内的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骆琳指出,对于棉花行业而言,供给侧改革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随着纺织工业转型升级,低端产品产能缩小,中高端产品产能增加,对棉花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提质增效、扩大消费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新格局。面对低迷的纺织需求形势和对产品质量、品牌、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的消费者,我们需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适应需求的有效和中高端供给。重点是提高棉花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在制定政策、标准时,建议补贴金额、价格与质量挂钩,倡导优质优价。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棉花生产成本。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棉花现代物流,提高流通效率;实施品牌战略,破解棉花产品成本高、溢价低的困局。
中国棉花协会会长戴公兴在发言中提出,我国棉花行业供给侧改革的目的,一是使我们生产的棉花能够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推进供给与需求相匹配;二是推动棉花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三是提高生产效率,推进棉花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从源头上解决我国棉花的竞争力问题。
戴公兴表示,尽管我国棉花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有经济大环境的因素,也有行业本身的问题,但我们依然有信心做好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认真研究,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升品质、拓展经营模式,推动整个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生产出适合纺织行业使用的棉花,生产出适应人们需求的纺织品。相信随着经济逐步走出低谷,消费也将陆续恢复,棉花和纺织产业抓住新的机遇,一定会重新走向繁荣。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表示,“十三五”期间,对于棉花产业的来说,关键是提升棉花品质,重点建设棉花品牌,棉花产业不仅要建立国家品牌,还要大力发展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扎实稳健的提升棉花内在品质,打造金字招牌,从而扩大国产棉的消费市场。
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棉花会议之一,每两年举办一次,本届为第七届。论坛由中国棉花协会主办,由北京中棉协科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棉花展望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由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考特鲁克有限公司、湖北银丰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路易达孚、己达国际(上海)有限公司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