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6195,较前一个交易日又下跌32个基点。这已是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连续九个交易日下调,也创下去年12月以来的最长连跌纪录。
“中间价连日下跌,主要归咎于上周特朗普税改政策落地持续激发美元买涨热情,直接压低了人民币中间价。”一位国有银行外汇交易员分析。但他直言,这并不会影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大趋势。
事实上,近期美元能否保持上涨态势,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而中美利差扩大、中国宏观审慎的外汇管理政策措施趋严,以及中国经济增长基本面持续好转,则成为人民币汇率依然趋于双向波动的强有力后盾。
多重因素促人民币“九连调”
在上述国有银行外汇交易员看来,特朗普税改政策落地能否持续驱动美元上涨,正面临诸多变数。
首先,越来越多国际金融机构开始从最初的看涨美元情绪中“清醒”过来,重新审视税改政策对美元汇率上涨的实际拉动作用。
澳新银行评估,当前美国公司海外累积了2.5万亿美元利润,但大部分利润以美元形成存在于境外,即便回流本土也不会对美元汇率构成实质性提振作用。而目前存在兑换美元需求的美国企业海外利润只有1400亿美元,但这笔资金在动辄万亿美元的外汇交易市场里,对美元上涨的影响力相当有限。
其次,市场注意力正迅速转向周六美国政府“关门”风波。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坦言,若民主党与共和党无法在本周五就美国政府融资方案达成共识,美国政府很可能在周六“关门”,此番言论无形间兑美元上涨构成较大制约。
“这些利空因素已经在外汇市场显现。”一位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指出,12月7日当天不少国际对冲基金开始削减投机性美元买涨头寸,令人民币即期汇率很快收复失地。截至当天19时,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徘徊在6.6152附近,高于当前中间价。
在多位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看来,人民币中间价之所以出现连续9日回调,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企业季节性用汇高峰期来临。
过去3年,人民币在四季度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主要原因是企业用汇旺季来临。很多国内企业赶在年底前换汇支付结算进口货款,令美元需求相对旺盛,导致人民币中间价与即期汇率双双下滑;尤其是去年四季度人民币汇率下跌4.2%,还夹杂着当时人民币单边下跌预期升温,令居民纷纷在第二年个人换汇额度刷新前购汇,进一步加大了当季人民币贬值压力。
“如果剔除居民换汇需求高涨与市场单边看跌人民币预期升温这两大因素,四季度企业季节性购汇需求对人民币汇率下跌的影响,大概在1.05%-2.15%,如今人民币中间价经历连续9日下跌,其汇率表现已经反映了企业季节性购汇需求,因此人民币汇率相关利空效应基本释放完毕。”一家国内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分析说。
对冲基金的“忌惮”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民币中间价连续9个交易日下跌期间,境外对冲基金并没有抓住机会掀起沽空人民币浪潮。
相关数据显示,过去9个交易日外汇市场人民币单日交易量徘徊在220亿-260亿美元之间,并没有出现成交量突然放大迹象,表明对冲基金并没有加大沽空人民币力度而放大成交量。与此同时,期间离岸人民币汇率与在岸人民币汇率的价差也没有迅速扩大,持续保持在100个基点以内,预示着境外对冲基金并没有采取押注离岸人民币大幅下跌的策略,拖累境内人民币跟进大幅贬值,达到沽空套利的目的。
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全球外汇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这背后,是多数对冲基金依然对逆周期因子“心存忌惮”。
在他看来,过去9个交易日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是美元指数迟迟尚未有效涨破94,令人民币汇率下跌空间不大;二是境外对冲基金没有借美元12月加息与税改政策落地之势兴风作浪,相关部门也无需采取针对性的外汇干预措施。
国泰君安证券发布的相关报告指出,今年以来人民币外汇市场正呈现四大新迹象,一是从二季度起,市场对人民币走势的预期从“单边贬值”转化为“阶段性升值”;二是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开始回落,甚至出现了离岸汇率波动率低于在岸汇率的状况,凸显对冲基金沽空人民币热潮已经褪去;三是资本跨境流动规模明显收窄,流动方向也趋于平稳均衡;四是在逆周期因子引入后,中间价与离岸汇率波动对境内即期汇率的影响力也逐步降低,间接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收窄。
国泰君安认为,这反映出三大原因,一是特朗普税改政策落地叠加美联储鹰派加息缩表,并没有让美元大幅上涨;二是中国经济增长状况比市场预期要好,令人民币空头难有作为;三是中国宏观审慎的外汇管理政策措施比市场预期的更加严格。因此,国泰君安证券预估明年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在6.5~7.0之间宽幅双向波动。
“何况,今年以来中美利差从60个基点扩大至150个基点以上,令人民币资产吸引力骤增,也给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告别单边下跌走势起到安全垫作用。”Marc Chandler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