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2年的时间成为中国羽绒服行业知名品牌,艾莱依凭借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法则”
2009年底,在一次与央视栏目的对话中,艾莱依集团总裁陈频表达了自己对时尚的看法,“我觉得展现中国的时尚一直是许多中国人所关注和期待的东西。作为艾莱依来讲,时尚永远是一个主题。”
在她看来,这个主题是在创新的条件下具备的,“破规才有创新,艾莱依实际上也是因为在最早的时候整个中国羽绒服行业都很传统保守、羽绒服穿着臃肿的情况下,凭一点创新,才会有今天这个成果。”
事实上,能够用12年的时间,形成在全国31个省市拥有2500家销售渠道的庞大网络,成为中国羽绒服行业知名品牌,艾莱依凭借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法则”。
创新
如陈频所说中,艾莱依凭创新取得目前的成果。公司在总结自己的企业信条时说:“创新就是艾莱依人的生活。”
其实艾莱依时尚羽绒服的诞生就从创新开始。1998年陈频为完成15万件服装的出口定单而欣喜,她试穿了一件羽绒服,发现自己被臃肿肥大的羽绒服包裹着,虽然暖和却毫无美感。镜子前的陈频突发奇想:让羽绒服时装化。
公司的尝试马上开始:传统羽绒服臃肿肥大是因为纯绒含量太低,就将绒含量提高;传统羽绒服会钻绒是因为布料差,就尝试运用柔软、防绒、透气的美国杜邦面料;传统羽绒服色彩单调,就大胆地通过色彩的组合,设计出靓丽鲜艳的面料花样。
任何新产品都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才拥有价值。在1998年至2000年间,艾莱依在出口业务紧锣密鼓之际,尝试开拓新的产品路线,开辟新的市场。公司在上海、北京等地各大商场推广,得到了一些商场的认可,并敲开了上海万商羽绒博览会的大门,也进入了北京赛特、西单等商场。
产品创新的小试牛刀,给艾莱依带来了信心。之后公司开始酝酿更大的创新行动。创建“ERAL”品牌,导入CI系统,策划开拓国内市场网络,全力打造品牌形象,加强设计研发力度。作为一个羽绒服品牌,艾莱依推出“设计创新”的理念并付诸行动,一改往常羽绒服臃肿的面孔;在国内首家引用美国杜邦公司专业面料,同时采用制作工艺四层结构,杜绝了羽绒服跑毛的老毛病。
在公司看来,“艾莱依的成功就是靠着多出了这么一点点创新和时尚。”
求精
“精益求精、止于至善”是艾莱依创立时就铭刻在生产车间墙体上的企业精神。1999年,一批出口新西兰的服装在临近交货期时被发现因翻译问题出现布料差异,不能符合客户要求,公司决定重新赶制并承诺用昂贵的空运来保证交货期。客户非常满意,随后帮助艾莱依找到了原先这批货的买主。一笔面临亏损的生意能够柳暗花明,是因为公司能够视品质为生命线,真诚面对顾客的成功。
公司本着对顾客负责、对公司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责任感,形成了“注重细节”的工作文化。2003年,艾莱依一款羽绒服由于一改通常的做法,采用麻点纹工艺,受到市场欢迎。但很快,公司发现产品设计与工艺上的问题,即缺乏切线导致羽绒下坠,门襟拉链容易卡布。此后,公司再次做出对消费负责的决定:无条件退货、全部回收未销售产品、回收产品全部拆除不再出售。
“质量不能让企业一荣俱荣,却可以让企业一损俱损。”陈频说。
凭借这样的精神,公司不断投入技术改造,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大力提升生产水平。这也体现在其他的管理环节。比如艾莱依对店铺橱窗的设计与布置,要求不仅创意要好,而且要有非常到位的细节布置与维护。艾莱依的第一家旗舰店位于公司所在地丽水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上,该店铺外观及内部装修在当地堪称引人注目,但消费者更被其精致、独到的细节布置吸引,店铺细节管理为艾莱依营造了体验式消费的终端文化,使艾莱依品牌美誉度再次提升。
细节决定成败。艾莱依多年的努力,使其相继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近几年销售增长速度超过了100%。获得了较高的市场声誉。
“家”文化
文化战略是艾莱依的首要战略,走在时尚的最前沿,艾莱依内部管理却秉承的是传统的儒家“家”文化,这样的文化为公司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2004年,艾莱依根据员工多年来的积累、发展起来的文化因子进行了全面的概括总结,提炼出了反映艾莱依企业价值观的《艾莱依企业文化手册》,更具体地引导着艾莱依人的文化诉求。除了家文化,艾莱依的团队协作文化、创新文化和人本文化,使艾莱依员工保持了高昂的工作热情与创业激情。
在公司看来,“资源终会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他们认为,服装消费就是满足人们的消费信仰和审美信仰,而企业名牌是源于产品又高于产品之上的文化体验。基于这样的认识,公司不断赋予品牌新的内涵,将艾莱依的精神与追求转化为品牌的诉求与主张,达到与消费者内心体验的共鸣。
这种文化渗透在艾莱依的血脉里,也成为公司不断发展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