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群智者,一群富有产业感情、服务热情、工作激情的智者
一个秘书长和一个产业的转型
“我非常感谢中国服装协会给了我一个真正的平台,”沈永芳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服装行业协(商)会秘书长联席会议上这样说。
沈永芳是深圳服装行业协会原秘书长,2010年刚升任会长。她说的平台,即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CHIC。
显然,她对CHIC的感情非比寻常。
十几年前,还没有担任秘书长的她,带领企业参展大连服装节,却只有三个品牌,“那时我挺失落,心里很不是滋味。”
于是,她向大连提出大展位的要求,但展馆面积有限。于是,她开始组团参加CHIC,一下拿下五十多个展位,并打出了“深圳的花季”的主题。随后几年,“春天的故事”、“特区冉娇阳”、“同城出才艺”、“南国时尚风”,一年一个主题。展位面积也越来越大,几十家企业开始了“标准展位特装化,特装展位个性化”之旅。
同时,她还带领企业连续三年参加伦敦服装周。
三年敲门砖,“让我受到了震撼,”她说,深圳品牌秀场,经常有上百人上千人排队等候,还有设计师被英国媒体喻为“中国的三宅一生。”
尝到甜头的她,认识到全球化的重要性。她开始呼吁,在比如香榭丽舍大街等周围建设中国城,“把中国优秀品牌推广出去。”
面对企业招工难,尤其是高级人才难的问题,她正在谋划建设实践型学院,“品牌转型,企业拼的是人才。”
而“时尚不只是行业的时尚,而是整个城市的时尚”。不久前,针对深圳打造创意之都的构想,作为深圳市人大代表的沈永芳提出,深圳也要打造“时尚产业之都。”
三年前,有一个老板向她求助。区里建设创意园,要求企业迁走。沈永芳马上和区里沟通:品牌就是高科技,品牌就是设计创意。区委书记听完后马上召开会议,转变了思路。
还有一个老板,跑到她办公室,抱着她眼泪就流下来。原来企业有一个残疾工人,天天带着菜刀上班,两年之内打了二十场官司。不仅每一次都打赢,他还教唆其他工人,说谁有官司,他帮着打。
沈永芳听后,赶到法院和院长及时沟通。法院马上邀请6个企业老板进行座谈,讨论该怎么解决。
而“一个企业需要根据地,就是土地”,她因此用两年的时间在深圳找地。
其中的甘苦只有她最有感触。好多老板着急,甚至在深夜两点半,出差国外的她,都接到老板们询问的电话。长时间的辛劳,她病倒了。
不停地与政府沟通,得到了政府支持。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给予了重要批示,袁宝成副市长、唐杰副市长等市领导到基地考察。目前,第一批16家企业已成功入驻。
“我们从百分之百出口做到了百分之八九十是品牌,品牌已成型,”想起十多年的秘书长生涯,沈永芳说:“按照既定目标,我们做到了。”
“深圳服装行业是深圳传统行业转型的典范。” 王荣更是如此评价。
“有为才有位,”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说,深圳服装业发展是全国服装行业发展的缩影,深圳服装行业协会的努力也是我们行业同仁努力工作的一个缩影。
实际上,“自中国工业管理体系转变以来,行业协会对行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说,很多秘书长及其团队为推动服装产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幕后英雄。
由此,2011年全国服装行业协(商)会秘书长联席会议,首次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秘书长,进行了表彰。其中,29人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12人获得贡献奖。
这些秘书长及其团队服务工作的方法论是什么呢?
亲密服务的实践者
2010年,对南通市服装业联合商会副会长赵晓生来说,是一个机会。
多年来,他就一直想搞行业调研,但企业积极性普遍不高。
直到2010年8月份,很多地方发布“限电令”,南通也开始一刀切。
正值外贸出口旺季的服装企业,首先想到了商会。于是赵晓生就利用此次契机,对限电和行业的调研同时进行。
由此,他摸清了自己家底,并为政府和企业算了一笔帐:如果给一个炼钢厂停电,就可以满足所有服装企业的用电量。
奇迹出现了。南通市政府在接到报告不到一周,就果断决定,对服装企业不准搞大规模停电。
能源有了保证,企业信心更足了。南通服装去年出口同比增长17.8%,在全市外贸中占21.2%,在全国服装外贸出口中占到了1/50。
南通服装业联合商会凝聚力也提高了,新协会换届选举,企业踊跃竞选副会长,副会长单位由原来的15家增加到了50家。同时,协会工作也获得了政府更大程度的认可,被评为“江苏省工商联系统先进行业协会”,协会网站也被江苏省商务厅确认为江苏省唯一的纺织服装外贸预警网站,并奖励20万政府补贴……
“大家如果都像赵会长一样,把当地地方调研做好,那么我们对全国情况就会了解得更清楚,”王茁说,这对于每一个区域行业发展、未来趋势、甚至未来产业布局与本地区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其实,2010年12月,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冯德虎就率队奔赴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地调研,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并为决策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建议。
而去年,陕西省服装行业协会对全省30多个企业进行了调研,并形成“陕西服装企业调研报告”,为政府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实施细则提供了依据。
同时,“抓住产业转移发展机遇,争取政府各项优惠政策,”陕西服装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会安说。
而“我在协会的五年,得到了省委书记徐光春三次亲自批示。”河南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刚说。
2005年郑州提出中国女裤看郑州后,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当即批示:蓄势而上,打响郑州女裤品牌。后来他到服装园区考察时,提出了要把服装园区建好,让河南服装腾飞。2009年中国服装协会把河南作为中国服装产业转移试点地区后,他又要求要抓住机遇,把这个事情做好。
“服务企业首先要服务政府,发展经济并提升地方知名度。”李刚说,“同时,我们要把产业政策理解好理解透,用足用活。”
正是在与政府的沟通中,河南56个区县拿出大量土地进行产业园开发,“这是政府最大的支持。”李刚说。
同时,河南还在税收、金融担保、工人培训与招工等方面给予了支持,“这种氛围是前所未有的。”
而辽宁省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翀,在2009年山东参观时,发现山东有四五十个服装企业技术中心,但辽宁一个都没有,“这让我很痛心。”她说。
于是她积极向上级政府反映,现在已批准了3家服装企业建设技术中心;辽宁服装协会也成为政府信息化服务平台试点单位;在海外并购方面,政府也将给予25%的资金支持。
“我们要帮企业解决困难,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沈永芳说,“但关键一条是,首先要做好跟政府的沟通。”
显然,和深圳一样,在与政府沟通过程中,海南抓住了时尚的特点。
2009年,海南服装协会利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机会,倡导旅游休闲服。他们对海南镇以上领导发了倡议书,倡议他们穿旅游休闲服。
经过两年努力,政府领导在大型庆典活动时开始率先穿旅游休闲服。世界小姐选美比赛,也有穿旅游休闲服专场。
也正是因为符合海南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路,罗保铭省长亲自批示,支持服装发展,承接产业转移。
而为了推动产业转移,浙江服装行业协会对承接地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给予浙江企业以指导,“这是个对个的服务。”其秘书长沈茉莉说。
“服务是协会的生命力,”福建泉州市纺织服装商会秘书长施正植说,面对用工荒,他们先后与河南、河北、安徽等实现了对接。
科技创新的倡导者
的确,“自去年7、8月开始,沿海大量定单转移到河南。”李刚说。
在他的眼里,河南面临一个很大的机遇期。
实际上,2010年,河南内销就增长了30%,外贸增加了50%。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协会要认准位置。”李刚说,比如引见一个好企业,或者园区推荐给一个企业。
显然,人力资源优势是其他省份不可比的,但加工水平和管理还存在问题。
于是,去年他们创办了河南服装技师技工培训学校,并在人口大县设立分校。同时,在全省开展“巧媳妇千百亿”工程,把八百万巧媳妇当做财富挖掘出来。
而同样位于西部的陕西,2005年后和浙江、河南、山东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但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准自身优势。”陈会安说,陕西要把科技、教育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实际上,今年元月1日颁布的服装纺织防静电和阻燃标准,就是按照陕西标准制定的。相关仪器也由陕西生产。
由此,陕西服装行业协会去年专门组织了专题报告会,邀请陕西省纺织科研所、陕西元丰纺织科技公司领导和专家,进行最新防静电防护服装国家标准培训。
同时,他们还举办了第三届日本重机生产管理培训班、特种防护服装生产许可证申办程序培训班……
而在武汉,“主动引进韩国大邱16家企业,以健全产业链。”武汉市服装商会秘书长李群宝说,2010年他们去韩国参加釜山纺织服装博览会后,18家韩国企业又回访武汉,并决定在武汉发展。
显然,中西部要健全产业链,东部企业要培育新优势,实现二次腾飞。但是“要转什么,要留什么,企业要有很好的规划。”冯德虎说。
冯德虎的说法,和赵晓生的看法不谋而合。“金融危机中,企业家自觉意识大大增强。”赵晓生说,南通去年推广吊挂系统的企业已达30多家,生产率提高了30%。
同样,山东服装行业协会也加大了科技服务力度,与北京长软合作,开通山东服装行业ERP公共信息化平台;与北京绿章新能源合作,推广高效蒸汽循环系统技术;与东华大学合作将开办EMBA“纺织高峰班”及纺织服装业总裁高级研修班……
上海服装行业协会则参与开展了有关时装设计师、高级服装制版师技能竞赛,35名选手晋升为二级技师。
去年11月,由中国服装协会举办的2010中国服装高新技术成果交流推广大会,系统盘点了当前最先进、最实用的高新技术成果,其中,有8项技术获得应用奖,11项贡献奖之一,1项促进奖和54篇优秀论文。这将大大促进技术提高、普及和转化,提高科技贡献率。
在企业转型的关键时刻,“需要我们更为务实地做好行业转型升级工作,这包括质量、标准、文化创意、科技进步、商业模式创新等问题。”陈大鹏说。
显然,协会要做行业旗帜性的工作,尤其要“以服装为龙头进行产业链集成创新。”陈大鹏说,同时大力推进第二产业链,促进品牌发展。
文化创新的牵引者
这就需要了解市场。
“今后5年,投资将会向小城市倾斜,城市化步伐加快,中国市场容量将进一步加大。”有关专家说。
而80后、90后逐步成为消费主体后,“品牌即要适应这些新消费的特点,”中国服装协会顾问蒋衡杰说,“同时也要适应中产阶级消费新要求,还要满足广大成熟消费者的需求。”
如何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海南服装协会的做法是,每年都把岛内培训力量师资力量组织起来,组织岛服比赛,让大学生参加设计大赛。
今年他们还准备召开一次岛服论坛,“我们要给其界定,什么是旅游休闲服,面料有什么特点,款式有什么特点,尺寸有什么要求。”海南服装协会秘书长郑盛尧说。
江苏省服装协会也把时尚作为重点。
去年,他们推出了“江苏服装创意周”、“百芙伦杯江苏省服装院校设计新人大奖”。还在南京新街口组织“新街口时尚潮”,“让更多消费来感受时尚。”江苏服装协会秘书长顾晓文说。
同样地,上海服装行业协会除了参与组织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和上海时装周外,还举办了以“时尚上海”为主题的展览会,为上海服装展览市场定位做了一次新探索。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积极加大了与营销的对接。
2009年,他们围绕“绿色时尚”主题,组织普狄诺、金卡诺、欧麦等近百余家品牌产品集中展示,吸引了众多买家眼球。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则在去年举办了“服装买手大赛”。接下来,他们将以“广州服装美国展示营销中心”为依托,组织企业参加纽约“中国纺织服装贸易展览会”和拉斯维加斯展会,同时开展相关创意项目,把设计、生产和市场“联机”。
同样,青岛纺织服装行业协会成立纺织服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为弘扬文化,山东服装行业协会打出了齐鲁文化的旗帜。2010年中国(山东)服装家纺国际博览会在孔子文化节期间开幕,品牌发布颁奖大典和节能减排专题交流会逐一亮相。
而在CHIC2010其间,“杰克·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以“新梦想、新航标、新纪元”的口号起航,再次成就中国服装品牌荣誉颠峰。
“如意·2010中国服装论坛”则把“寻找服装品牌的方向”作为探讨的主题。
显然,“寻找服装品牌方向是行业1985年提出名牌战略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重要问题。”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说,我们的方向就是到2020年,实现中国从“服装大国”到“服装强国”的重大转变。
任重道远的未来
“2011年开启了新世纪又一个全新十年,也拉开了中国服装强国之梦的序幕。”陈大鹏说,从成本竞争走向价值竞争,是中国服装业历史新使命。
这首先要加强基础工作。
但是,“相关部门配合不够紧密,数据无法完全统计。”上海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戴自毅说。
同样地,王翀也认为她手里数据表数据很保守,数据不全面。
这需要研究相关的机制,进行科学统计。
另一方面,服装标准因由不同部门制定,存在着长期脱节现象,甚至纺织面料标准比服装面料还要低。
“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重要工作,需要长期慢慢地去做。”王茁也在努力想办法进行相关协调。
在此基础上,行业协会工作也要转型。“不断创新工作内容与方法。”陈大鹏说。
的确,各地服装协会都把创新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山东省服装行业协会将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市场营销年”活动为重点,突出抓好产业集群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提高为行业和企业服务意识和能力,实现全省服装行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江苏服装协会围绕“品牌建设”一个中心和“结构调整”和“市场开拓”两个重点,完善交流平台、推广合作平台和贸易合作平台,坚持时尚化、科技化、人才化、一体化,促进品牌全面发展。
——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在成立了制版师分会基础上,继续加大转型升级投入,成立设计师协会,提升设计师素质,提升品牌设计含量。
——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继续擦亮深圳“设计之都”、“时尚之都”文化品牌,加快“深圳服装产业集聚基地”建设,完善深圳市服装研究开发中心等相关配套设施,争取2011年研发大厦全面动工,打造深圳“时尚硅谷”。
——河南服装协会紧紧围绕着“全行业、树新态、造环境、引人才、捆住政府服务企业”宗旨,把河南打造成中国服装产业的加工厂。
而在陈大鹏看来,转型定目标后,需要组织保障,这需要进行团队、服务体系、协会文化三个方面的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服务企业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