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内棉花市场面临着国家一边收储一边抛储的双面政策。笔者认为,在国家抛储政策未发生实质性改变前,郑棉或将延续区间振荡走势。
政策主导近期市场
纵观1个多月来的抛储情况,纺织企业的竞拍热情并不高,储备棉成交率基本维持在30%以下。近期有传言称国家将抛储部分新棉,新旧棉将按3:7的比例搭配,并且允许进入流通市场(即可以用于期货、撮合市场交割)。笔者认为,在新年度棉花播种期间,国家为了稳定棉农的植棉意向,预期会延续较稳定的棉花政策,因此在此期间此项政策实施的可能性不大。但一旦实施,必定会吸引涉棉企业在期货市场上注册仓单或进行卖期保值,郑棉将面临较大的回调压力。
数据显示,大规模收储过后,市场上棉花流通量在减少,高等级棉明显紧缺,给棉花现货和期货价格一定支撑。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植棉物化成本仍呈上涨趋势,人工成本也不断增加,国家有关部门前期已公布上调水稻、玉米(2425,-11.00,-0.45%)等农作物的最低保护价,因此预计2013年棉花的收储价格应至少维持去年20400元/吨的水平。
内外库存压力巨大
在影响棉价走势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棉花的基本面供需情况。根据最新的USDA预测数据,本年度全球棉花全球产量2589.9万吨,消费量2313.1万吨,供给过剩276.8万吨;全球棉花期末库存量是1782.3万吨,库存消费比高达77.05%。中国方面产量预计为740.3万吨,消费772.9万吨,即便不考虑进口的棉花量,加上2011年的棉花库存量,本年度的棉花供给也是相当充足;期末库存量为927万吨,库存消费比达到119.86%历史高位。总的来看,中国乃至全球棉花供给颇为给力,而需求却萎靡缩量。相对于全球库存的居高不下,中国的库存消费比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棉花市场的压力显而易见。
注册仓单数量偏低
据统计,截止到3月1日交易所的棉花仓单注册量仅249张(0.996万吨),其中还包括185张(0.74万吨)上年度的旧仓单,这部分按照制度将在3月底前流出期货市场。而盘面上1305月合约的持仓量在30498手,按照单边折算下来大概是7.6万吨,1309月合约的持仓量在13.5万手,按照单边折算下来大概是33.75万吨,可见仓单的量与盘面的持仓量相差甚远。期货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明显,期货合约有继续上冲的动能。
下游消费不容忽视
据纺织工业联合会预测,2013年纺织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将呈现前稳后高的走势。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1月份,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约246.91亿美元,同比增加14.74%,环比增加2.45%。从数据上看,纺织行业不仅出口有所好转,且内部需求较为旺盛,内销成为我国纺织行业增长的重要保障。由此来看,似乎纺织行业已经呈现大踏步增速发展的状态。但不容忽视的是,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价格较高,造成企业成本不断上升,导致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因此在纺织品消费额增速的数据中还隐含着成本的增加。剔除这部分后,纺织企业的实际利润增速还未出现大跳跃。
综合以上分析,本年度棉花供给过剩奠定了棉价弱势运行格局。随着棉花抛售政策的进行,虽然目前整体品级有所提升,但纺织企业竞拍的热情依旧不高,反映了目前市场消费的低迷。预计在国家政策调整之前,短期内棉价将延续19700—20200区间运行态势。